道德经-贵生

2022-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雪堂_幸福猪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求生太过度、奉养太过分。听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对于善养生的人来说,犀牛用不上它尖锐的角,猛虎用不上锋利的爪,武器用不上它的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这一章里边的第一句话我们非常熟,叫“出生入死”,我们现在讲出生入死是比喻这个人不惧艰险,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牺牲生命,而这个地方讲的是什么呢?就是从出生到死亡,也就是人的生命从出生到结束的过程。

凡事有成必有灭,凡生命有生必有死,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所以道家认为这个过程安时而处顺,应该顺其自然。“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然后老子做分析,如果把天下的人分做十成,那么有十分之三的人是生之徒,也就是长寿的;还有十分之三的是死之徒,是短命的;还有十分之三的人是怎么样的呢?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本来可以长寿,最后由于自己的胡为、妄为、折腾,就把自己置于死地了。所以你看它的分类很有趣,十成的人,三分之一的人,应该是长寿的,三分之一的人本身体质各方面就短寿的,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长寿,但是妄动、胡为而置于死地。“夫何故?”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其生生之厚”,“生”就是养生,或者可以解释得更明确叫求生。太着急了,太迫切了,老想延长自己的性命,老害怕自己的营养不够,最后营养过剩了,反而把自己置于到了一个另外的相反的方向。

所以下面老子就讲了,“盖闻善摄生者”,听说善于养生的人是什么样子呢?“陆行不遇兕虎”,习惯上我们以为它是犀牛,或者有的叫母犀牛,其实这两种动物还不一样。这个兕是古代的一种瑞兽,比较凶猛,所以在古代的文字中,经常用这个兕虎熊,比喻凶险之地。你看懂得养生的人、懂得正确对待自己生命的人,不去冒这个险。陆行的时候,尽量不碰上这些凶猛的动物,你碰上它了,那你就没办法了,谁让你冒那个险呢?有些地方人家告诉了规则,告诉了这个里面有危险,你偏不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山有狼,偏要做狼餐,你这个不就是“人之生,动之死地”吗?

“入军不被甲兵”,上阵打仗的时候不为兵器所伤,为什么呢?“兕无所投其角”,你不遇到这个兕,别把自己置于这种危险的境地,那它那个凶猛的角就没有办法发挥它的作用了。“虎无所措其爪”,你不往虎山行,不遇到它,提前准备好避免这样的一种凶险,老虎爪子再尖利,牙齿再锋利,它也对你也无法发挥作用。“兵无所容其刃”,上阵不为甲兵所伤,尖锐的兵器,也没有办法发挥它的作用。“夫何故?”为什么会这样?“以其无死地”,不把自己置于死地,这样也就不会让自己的生命受到戕害。

道德经就跟诗一样,朗朗上口,一起来学吧!

雪堂书屋

雪堂-儒家国学经典雪堂-道家国学经典 | 幸福猪-读书笔记 | 幸福猪-随笔

幸福猪-会员通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