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工作摘录16
诸位,今晚我迷上了一部电影,皇后乐队的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我现在耳机里还在放着他们的专辑。电影总不会让我们了解太多琐碎的细节,但是归结到艺术,也许真的是天赋占到绝大部分的比重,好像他们天生如此。也许这正是吸引我们的地方,我们相信真有这样的人,而且,他们珍视自己的才华,他们无比专注在自己最擅长和热爱的事业上。像皇后乐队的主唱佛莱迪·摩克瑞虽然仅有45岁的生命,依然无法让他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削减丝毫。很精彩的一部片子,推荐给大家。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有天才,对此我们必须保有高度的敬畏心。但是,我相信我不是天才。或者说,我还不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是拥有天赋的。这是不是说我就不能做出什么成绩了呢?我的确不这么认为,而且并非因为稻盛先生在昨天说的话。小时候我爱下象棋,周围被我认为聪明过我的人竟然下不过我。这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很多事并不是智商这个单一因素决定的。正如我们知道的,我们每个人的潜力都是足够大的,只是在通常状态下并发挥不出来。
我记得《刻意练习》这本书里曾提到人类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都认为只能跑到某个速度,直到有人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达到并超过了这个速度,人类才开始相信有更快的可能。(PS,昨天晚上因为看电影,查资料搞到很晚,结果被老婆大人无情给绞杀了,所以,接下来写的实际上是第二天早上继续的)所以,相对于天才这条我们无法主动选择的路,我们更愿意选择找到恰当的方法从而不断突破极限。至于说具体的办法已经要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展开的,但是“刻意练习”毫无疑问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支撑。设定目标,建立并不断强化心理表征,建立反馈系统,向本领域最优秀的人学习,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实现自我突破。这就是我理解的“刻意练习”的核心方法。我想这里面再加上“成长型思维”就再好不过了,你首先需要相信自己可以更好。
稻盛先生强调的“并非简单重复”而是努力寻超不同的方法,我想就是不断寻求突破的另一种表达。对于我们的工作,看起来很难有什么大的方面的创新出来,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方向上的调整和细节方面的持续优化会极大的改变结果和提升我们自己。
这里我又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德鲁克的《管理》里面看到的东西。大家要知道这本书最早成型于1973年。就是在这本书里面,德鲁克预言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改变——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以体力劳动工作者为主转变为以知识工作者为主——德鲁克认为这是人类的一次巨大飞跃,对管理的发展变化也是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体力劳动工作者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体力+工厂设施,但是体力离开了工厂设施将毫无用途,所以,工人对工厂实质上是依附关系。但是到了知识工作者时代,主要的生产资源就是知识,而知识是最容易迁移的,工人随时可以带走,而且,知识是可以通过教育普遍习得的。所以,他认为这时的工作者跟公司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知识工作者的身份认同首先不来自于公司而是自己的专业。因为存在更多选择空间,知识工作者和公司之间更像是志愿者组织的关系。员工的动力来自于文化和价值认同,而非单一的工资。大家有发现自己是知识工作者吗?还是潜意识里就是这样认为的?我想尤其是在九零后那里,在哪家公司工作也许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所以换工作是经常的事儿。
倾听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
工作现场有神灵。比如,为攻克难关,千方百计反复试验仍不得要领,不断碰壁,山穷水尽。然而,当认为要绝望时,事情才刚刚开始。暂且让头脑冷一冷,再次回到现场,重新观察周围的情况。
中坊公平先生担任过多起有名案件的律师团团长,曾参与解决森永牛奶含砷事件和丰田商事事件。有幸与他相会时,我向他请教处理案件的关键要点。
中坊回答说:“事件的关键全在现场,现场有神灵。”他这句话让我再次认识到,彼此的专业领域虽然不同,工作要点却完全相同,关键是贯彻现场主义,仔细观察现场的状况。
拿制造现场来说,就要对产品、机械、材料、工具,以及各道工序,所有要素重新过滤,事无巨细,用真挚的、谦虚的目光一一审视。
可以说这是物理性的再次审视,或者说是回归事物的原点。但实际上意义更大。具体说就是面对产品和现场,用眼睛去凝视,用耳朵去倾听,用身体去贴近,用心灵去感受。
这样就能听到神灵的声音。现场和产品会发出轻言细语:“用这种方法试试如何”,以此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启示。
新型陶瓷产品的制作过程,是将粉末状态的金属氧化物加压成型,然后放进高温炉里烧制。虽然与一般陶瓷器相同,但因为是提供电子工业使用,精度要求极高,不允许尺寸有些许偏差,也不允许变形或颜色不匀。
创业不久,试做某个产品,放在试验炉中烧制时,产品不是这边翘就是那边曲,好像烤鱿鱼一般,样子十分难看。
经过反复试验观察,弄清了翘曲的原因。因为用压机加压时压力的差异,使产品上面和下面粉末的密度不同,这样烧制时就产生了翘曲。虽然搞清楚了这个机理,却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要做到上下粉末密度一致,事实上极为困难。
多次改进,多次试验,仍不如愿。产品究竟是如何翘曲的,我想亲眼目睹它的变化过程。我打开炉上的窥视孔仔细观察。
果然随着温度升高,产品像活物一样卷曲起来。我观察了几次,它照样翘曲,似乎完全无视我殷切的期望。我无法忍耐,“拜托了,不翘起来行吗?”看着看着,我突然产生一种冲动,不由自主就把手从孔中伸进去,从上面将产品压住,校正它的翘曲。作为技术人员,我期盼产品完美无缺,作为经营者,烧出的废品损失让我焦虑不堪。
炉内是摄氏一千几百度的超高温,手当然伸不进去,明知如此,但不让产品变形的强烈愿望在我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令我忍不住就要把手伸进去。
终于,产品给我回应了。因为“从上面压住”这一刹那的冲动给了我解决问题的灵感。只要在产品上面用耐高温的重物压住,就能烧制出完全平整的合格品。
这件事我总结如下:答案永远在现场。但是要从现场获得答案,首先从心情上说,必须对工作有不亚于任何人的热情,有解决问题的深切期待。同时,必须亲临现场,用真诚的目光仔细观察现场,用眼睛去凝视,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贴近。这是我们才可能听到产品发出的声音,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些不科学的话,似乎不应出于技术人员之口,但是,信念的执着和观察的敏锐,促使无生命的现场和产品竟也有了“生命”,给我们无声的启示——所谓“物应心愿”,一瞬间就帮助我们成功。就产品而言,就是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