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玩笑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英语短文,长期生活在空气重度污染的城市,人们向往过去那种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的慢生活。约翰精心挑选了一个保持着原生态的地方去度假,下了飞机,看到久违的蓝天白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都要醉了。
仅仅过了两个小时,约翰就觉得胸闷头晕,呼吸急促,脸色苍白,双腿家灌了铅般沉重。他只能去看医生,医生看到他精致的服饰,高档的手表,修饰的胡子,光滑细腻的肌肤,就问他是不是来自于外国。当得到证实后,医生就把他带到停车场,里面停着几辆老旧的卡车。医生发动了其中一辆,顿时卡车的排气管中冒出滚滚的黑烟。医生对着约翰说,请站在排气管后使劲呼吸。约翰深深地呼吸着汽车尾气,立即觉得神清气爽,浑身的不适症状全部消失。
这个故事,当时我觉得是个笑话,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我经历了逃离田园生活以后,我才发现,这不是笑话,人是很容易被环境同化的。
我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影响,也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所以对田园生活充满了向往,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农村,过上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
十年前我用全部的积蓄和友人买下了一座茶庄,实现了心中的庄园梦。“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茶庄座落在天目山的余脉的尾部,由西到东,在临近太湖的尾部延伸出一个缓坡,半坡上座落着我们的茶庄。每天早上打开庄院门,就能看到一轮朝霞在湖上升起,万顷水面波光粼粼,远处的东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庄院四周的山坡上,是一陇陇郁郁葱葱的茶园。沿着茶园往左拐,山的西侧是高低错落的杨梅树,再往上走,就能看到对面山头密密层层的竹林,一路山花烂漫,一路鸟鸣声声。湖光山色,清风明月,山泉茶香,构成了有别于城市的田园风光。
我迫不及待地从城市里搬出去,远离城市喧嚣,荡涤心中烦忧,享受闲适的田园生活。每天开车三十多公里赶去上班,下班后匆匆赶回去。星期天在山脚开辟菜园,手植淡竹花木,期待竹木成林,四季花香。
当夏天的台风经常把电线刮断,茶庄停电无人抢修时,我感到山里生活的不方便。
当电信线路被松鼠咬断,被野猪拱断,wifi信号中断时,我感到茶庄仿佛成了孤岛。
当冬天的雨雪冰冻了山路,进出打滑时,我感到交通的不利,出行的受阻。
面对每天上下班在路上多两个小时。
面对断枝枯叶飘进院落,每天扫不干净。
面对蛇虫八脚爬进室内,经常提心吊胆。
面对有人在茶园里私设赌场,派出所来找到我,要求加强巡山管理。
面对陌生男女深夜敲院门要求借宿。
我失去了欣赏田园风光的心情,生活不仅没有闲适,反而变得更紧张,更烦忧,茶庄成了我的生活负担。
小姨帮我看茶场,清晨在洗锅抺灶,听到身后有人讨茶喝,抬起头看墙上那人的影子,手拿刀高高举起。小姨吓了一跳,故作镇静地说,“有好茶,你先坐着,我马上端来。”听到小姨的回答,那人才收起刀,坐了下去。小姨不仅给他泡了好茶,还给了他一个煮鸡蛋,两个馒头,才打发那人离开。后来才知道,那人竟然是个逃犯,从此小姨说什么也不愿意留下。
发生那件事情以后,我下决心把茶庄卖掉。
当我卖掉茶庄的那一天,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深深地体会到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每天可以晚一个小时起床,对于冬天懒被窝的我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一个星期钟点工来搞一次卫生,家里经常窗净几明,是多么舒适的感觉。
星期天约上闺蜜一起逛街,吃吃喝喝玩玩,是多么美好的享受。
都市上班族的庄园梦,只能是叶公好龙,充其量偶尔去农家乐体验一番。时代把我们驯化成了城市的生物,回到过去已不可能,回到农村已不适应。不管城市有多么喧嚣,我们依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