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稚翼20171129家长共读
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相信是每个家庭的教育追求,但究竟应从何下手呢?大学又能够提供什么呢?经久不衰的最佳方案就是以人文为中心、由敬业的教授主导小班教学的博雅教育。这并非新鲜事物,但的确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那么什么是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并非政治学里的自由主义(Liberalism),其中“Arts”也不仅仅是指艺术,它的含义表述为人文(Humanities)更为恰当。博雅教育定义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简单来讲,博雅教育追求学识的目的是学识本身,即一种纯净的求学理念。“博雅教育并不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某种意识形态而服务。”与它相对立的是应用学科或职业技术类学科,如护理、师范、商科、法学、医学等。博雅教育是探究和追求真理的教育,而非为了任何形式的实用性回报。
博雅教育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面对任何信息,我们要判断它的真实性;我们要思考信息背后的其他问题;不论是学习生物化学、政治学还是美国文学,我们要了解各自的假设框架,并清楚如何进行进一步分析。更确切地讲,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论证。大学的教育是熟悉并掌握论证能力的过程:学会收集论据、分析现有的权威观点、预见反驳、合成新的论点、最后义正词严地表达结论。学会分析他人的观点,并独立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必将是艰难的、缓慢的,而大学4年仅仅是个开端。
历史学家西蒙·施玛在哈佛授课之后,曾有学生抱怨自己在听课之后变得更加迷茫。是的,本应如此。大学教育本该让我们开始了解到,我们之前所知道的,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或者不变的。简单来讲,大学学习就是与现实的正面交锋。
博雅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广度。也许你只钻研某一个领域,但是你同时会接触到一系列其他科目。你不仅仅学会思考,而且要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你也许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人类行文特点,但你也会从文学的角度去体会人类行为。你也许会先从哲学的角度认识现实,但你也会从数学或物理的角度思考现实。通过诸多角度的比较,你的头脑才会变得更加敏锐,更加灵活;你也因此变得更加善于质疑,思想更加严谨。最重要的是,你学会了自我引导。
——摘自《优秀的绵羊》第八章
整理:林薇
Liberal Arts,翻译为“博雅教育”是意译了,其实从字面上,liberal就是“自由的”,学什么才能让人变得自由呢?这个问题思考的人不多。学习不就是为了考试考得好,考试考好了不就是为了上好大学。上好大学不就是为了找好工作、多赚钱吗?有这种想法的人估计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