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系统之美
2021-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黑雨赋能
回到我们之前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等等,这说的就是缺乏系统思考的表现。所谓系统思考,是指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它不是割裂地、局部地、静态地来看待问题,而是关联地、整体地、动态地来审视问题。
系统是由三方面组成的,由要素,连接,功能三种要件构成。
首先,讲讲要素,最明显,但重要性最低,可以被替换;而连接和功能是隐藏的,但它们是决定系统行为的关键因素。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只是系统里的一个要素,我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被系统所塑造的。
其次,讲讲系统的变化,是由存量、流量、增强回路、调节回路等很多个调节关系所决定的。它不是单因单果,而是多因多果;它不是线性变化,而是非线性变化,系统可能保持原状,可能加速增长,也可能突然被打断,取决于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谁能够占主导地位。
最后,讲讲关键特性,反馈延迟。反馈延迟要求我们不对系统的短期变化做出过激反应、频繁干预系统,而是应该降低反应的力度和频率,着眼于长期视角。也许,越是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系统中,我们越应该提醒自己,慢下来。
《系统之美》的作者梅多斯说,她曾经天真地以为,只要努力钻研,彻底掌握了系统思考方法,不但能够练就一双洞明世事的慧眼,还能够通过调节各种杠杆,推动系统按我们期望的方向去发展。但在研究系统几十年之后,她发现,这两个目标都不可能实现。动态复杂系统的行为,是不可能被预测和被控制的。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地去倾听系统、理解系统,顺应它的特性,跟上它的节拍,然后,优雅地“与系统共舞”。
面对特别复杂,或者说反馈延迟的比较缓慢的系统,我们的有效行为是只操作一次,然后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