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强,作为父亲,替15岁的明玉说句话,就那么难吗?
看《都挺好》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明玉发现母亲为了给明成买婚房,又卖掉了一间房子,和母亲争吵时,父亲在一旁想帮却不敢帮,一副躲事儿的态度——看得让人怒其不争。
而让我流泪的镜头,不是明玉挨打,不是明玉在把父亲骂进医院时自责伤神的时候,而是苏大强生病之后,除夕夜老宅门前的告白,至此,追剧追到最后,被父爱憋住的那口闷气终于变成了痛痛快快的泪流满面。
为明玉鸣不平的心,也终于得以释怀。
折腾来折腾去的苏大强,最终借由生病,终于不再遮掩地流露出了父爱。
自古至今,父爱也是永恒的话题
想起和孩子读的一本关于父亲的绘本故事《等爸爸回家》,故事发生在加拿大布雷顿角岛的煤矿小镇,时间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一个男孩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展开。
故事的整体格调平淡偏灰色,因为生活在产煤城镇里或村庄里的男孩在那个时候的生命轨迹是注定与危险、黑暗的海底采煤无法分割的。爷爷的遗愿是葬在面向大海的地方,因为辛苦在海底工作了一生。
而男孩每天等待着的父亲,除了傍晚时分能在夕阳下和家人相聚,大部分时间也是在黑暗危险的海底矿井里采煤,这也是男孩未来的人生模式。
但依然有着无限的温情,为这无趣平淡的生活点亮光芒,那就是父亲——虽然男孩不能每天和父亲在一起,虽然男孩每天最珍贵的是父亲的一个带着一身煤黑的拥抱,但这种笃定表达的爱却支撑起了他每一天对父亲的爱和接纳。
有心理学研究证明:不考虑经济或文化因素,父亲与孩子建立起积极联系,会让孩子有更好的适应能力、面对风险和自身不足时更好的恢复能力。
虽然同样是爸爸,苏大强也天天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但是他却逃避并不接触孩子;而《等爸爸回家》这则故事中的爸爸则会利用仅有的时间拥抱孩子,和家人在一起。
于是明玉虽然事业成功了,却没有安全感、表面冷漠、内心却充满了对爱极度的渴望。而等爸爸回家的、注定以后也要到充满危险和黑暗的海底矿井中挖煤的男孩,依然能够爱意满满的看向爸爸,看向生活。
父亲如何支撑起一个家庭
相信在看“都挺好”时,不难看出苏大强其实内心是爱明玉的。从他偷偷夹起的鸡腿,明玉和母亲吵架时,他试图劝解的努力。但是可惜的是那只鸡腿始终没放到明玉的碗里,而他也自始至终都没替明玉说一句话——这样的父亲,即使有爱又能怎样,存在感太差的父亲,不能撑起一片晴空,给孩子的依然是阴霾。
如同等爸爸回家这个故事中所体现的那样,父亲在一个家庭中,往往不是出现频率最多的那个人,但是却是灵魂人物,是家庭平衡和支撑的重要人物。
父亲是母亲情绪的定海神针。很多新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出生以后哪怕爸爸扎着两只手帮不上任何忙,只需要在妻子身旁,陪伴着,就会让新妈妈有幸福感。当然这样的陪伴更是心的陪伴。
而母亲平和的状态对于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成长沃土。
父亲是家庭平衡的支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类似恋父(母)情结这样的成长过程会有很多,父亲作为一个与母亲不同的角色出现在家庭之中,可以和母亲两人一人略严厉,利于执行规则和秩序;另一个在孩子必须执行规则和秩序的时候给予温柔的撑起,这样的家庭组合也是最平衡、最有利于维系健康关系的家庭。
父亲角色的示范作用。一个家庭中母亲再能干,都依然是女性的角色。父亲的出现一方面给儿子树立男人的形象,而对于女孩而言,父亲的存在一方面通过父女的良好关系,让孩子因为父爱而更好成长,另一方面通过与父亲的亲密接触,让她接触真实的人,也就是认识到男人同样会有优点和不足,而不是将父亲的形象停留在高大完美的想象中,从而在未来的婚姻里无法完成夫妻相处时的磨合。
父亲如何才能成为家庭中鲜活的角色,而不是苏大强那样存在却没有存在感的状态呢?这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的努力。
妻子领进门,修行在父亲
对于大部分母亲而言,孩子是因为母亲10月怀胎孕育来到这个世间的,与母亲的联结发乎天然,但父亲不同,孩子的出生很多时候会让初为人父的丈夫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就需要妻子轻轻推一下或者拉一下,将父亲拉入这种三人关系之中。
闺蜜小丽生完孩子半年之后跟我抱怨,说老公像个外人一样,似乎孩子是大风刮来的,回家看一下就躲进书房玩游戏,支他给孩子冲奶粉的时候又笨手笨脚的,气得她自己动手了事。
小丽并没有意识到,父亲的角色对于男人而言是需要学习试练的,笨手笨脚的时候一旦遭遇批评或嫌弃,他也乐得靠边站,而来自妻子适当的鼓励和谅解,则会大大提高他的参与意识。
当孩子慢慢长大,而丈夫也已经适应了父亲的角色之后,作为母亲就要学会尊重。父亲的角色不同于母亲,等爸爸回家这个故事中,男孩每天的日常里总会穿插着一句“在海底下很深的地方,我的爸爸正在挖煤”。但是因为健康的父子关系,即使是注定危险困苦的日子依然闪亮着爱的光芒。
所以,此时母亲不要试图让父亲按照自己照顾孩子的模式来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因为父亲的责任犹如深深海底挖煤的父亲那样,是扎根孩子内心的笃定。
资深临床心理学家希瑟·埃尔文建议,父亲与孩子接触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孩子越小,接触就应该越频繁。”
等孩子进入小学之后,更要给予父亲信任。在父亲教育子女的时候,只要不出现危及健康的状况,一般不要插手,可以在夫妻二人独处的时候讨论孩子的教育和自身的成长。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父亲也会在育儿过程中不断调试和成长。
父爱作为精神支柱、母爱作为港湾,这样的家庭基础下长大的孩子,生活中即使遇到阴霾也依然会有头顶的一片爱的阳光。
——————
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点赞转发,谢谢!
我是晨光微晓,俩娃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喜欢阅读,在育儿和写作中不断成长。投身儿童早期阅读近10年,期待和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