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持有才是拥有
齐帆齐微课
买买买似乎是现代人的通病,需要时买,觉得将来可能需要也买,不需要只是觉得好看也买。似乎买买买让我们好开心,每次刷某宝某东时总是停不下来,看到什么新奇玩意儿也想买。可是买回来发现货不对板,觉得退了还得付运费,即使不用付运费,退货也麻烦,干脆就扔在家里,最后越囤越多。
《不持有的生活》而且这种买买买、囤囤囤还不是中国独一份儿,全世界都一样。就比如日本,出版过诸多教人扔扔扔书籍的国度,依然有很多人有囤积癖,或者是个念旧狂。于是教人认识扔扔扔的深层含义的书籍也应运而生,比如这本《不持有的生活》。这是由日本作家金子由纪子撰写,自出版以来,累计翻印了五次。由纪子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她关注的领域广泛,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她都有涉猎,还陆续出版了与教育、生活、健身、旅行相关的书籍。
本书想要传达的一个理念就是:通过不持有不需要的东西,可以让自己过上简单舒服的生活。
1. 要过上不持有的生活,首先要清楚何谓“不持有”?
不持有的意思就是只需要持有必需品就好了,尽可能的不持有非必需品。至于必需品的界定,每个人都不太一样,还得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去判断。对一些人而言,必需品可能是各种护肤品和化妆品;对一些人而言,可能是游戏机,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是米和油等,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为了方便读者对照着学习,她罗列了以下几种类别:
超出个人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
不钟爱的物品,不持有;
无法回收利用或转送给他人的物品,不持有;
不适合自己、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相符的物品,不持有。
生活中什么人最容易成为持有者呢?比如某一类物品的爱好者,或是从事某一类职业的人。先说前者,比如有一些人是口红控、杯子控、茶壶控,他们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口红、杯子、茶壶就走不动了,非要买回来摆着。尤其是口红控,非要每种色号都买,但是不见得每一只都适合她本人或是她的着装风格。而且口红还不似杯子和茶壶,它们是有保质期的,囤到最后是扔呢?还是不扔呢?反正最后又要买新的全套。
至于杯子控和茶壶控,有些人用是肯定不会用的,因为用了心疼呀!好吧,先承认一下,我就是!现在家里囤了好多杯子和茶壶,因为是租的是小房子,只能全部放进收纳箱里藏进柜子深处。简直已经不是非必需品,而已经是“社死”品了!哈哈~
不过书中并没有说明收藏家算不算在内“持有者”之列。大概也不好让他们扔吧!一个几十、上百万的唐宋古董哪是说扔就扔的。还有那些收藏黄花梨家具的,也不舍得扔吧!捐,估计也舍不得。若真有,我一定在他家门口蹲守。
只能说按照自己的需求决定持有的物品。又比如藏书很多人都喜欢吧!我也很喜欢,如果现在要让我扔,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不持有”的观念是正确的,如果坚持持有不必要的东西,会被物品所累。所以现在我是照着书上罗列的清单,一点一点的扔掉除了书籍以外的东西。当然,像考研、小学课本等资料,既然那件事情已经完成了,就可以慢慢的扔掉一些了。
至于后者可以是一些从事摄影、烹饪、化妆师等工作的人,因为工作需要会看到品质很好的物件时就会收归己有。
2.持有的必需品应该品质精良,让人愉悦
排除了非必需品,那么必需品该如何选择呢?那就是将原来乱买东西的钱和花在那儿上面的时间转到集中购买品质好的物件。可以多花点时间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不要担心说“这么贵,买回来哪儿舍得用”。作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少但更好”的东西,就像《精要主义》里教的。
买回之后的物品要大胆的用,因为使用了品质好的物品,自己的心态和生活品质也会有相应的提升。更何况,如果真的有精力,不妨做个实验就能发现,从长远来看,品质好的东西性价比更高。
就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很多人会去杂货铺购买几元一双的胶手套来干家务,那种手套普遍带有塑化剂的味道,带在手上会伤害皮肤,而且尺寸往往都不太贴合手型,使用几次后就会容易破,就算不破,一点点高温就容易让胶手套溶解黏连,无法再用。可是有些人回去wu yin liang pin的店里购买几十元一双的手套,没有刺鼻的塑料味,也更贴合手型,使用时不易脱落,也更耐高温等。(为避免打广告的嫌疑,用了拼音)
不持有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把钱用在刀刃上,可以减少空间中物品的数量,可以减少落灰和尘螨,进而也减少了打扫的次数和时间,还让空气质量更好了,人也会更轻盈,内心也会更开阔。因为空间变大了,要做的事变少了。
3.如何才能做到不持有
一是购物前先看看家中的物品情况,再列好购物清单。而不是没有计划,进了超市就推着个购物车一路逛,看着什么喜欢买什么,跟逛公园采花似的。男性在这方面好像普遍比女性做得要好。尤其是遇到超市打折的时候,注意克制呀。
二是要珍惜使用和定期保养。珍惜使用,要按照说明书教的好好利用,书上说的禁忌不做便是了。国人还有一种情况是喜欢给这个东西加上一个保护,裹得严严实实的,用都用不安心,比如遥控器。还有在以前物质匮乏的时代,有些人好不容易买了一辆二八大拐,回来又是上油又是装饰,还硬生生的把车子全裹了一遍,生怕有一丝划痕。可是这样已经完全看不出本尊的样貌了。要知道当时能买得起的人就是为了骑出去吸引目光的,可是各样包裹未免有点珍惜过头了。给自行车上油那一步倒是不错,属于保养的范畴了。
最后,还是别忘了不持有物质的东西是为了获得更多无形的精神财富,而不是单纯为了省钱。不持有的生活不是培养守财奴或是吝啬鬼。精神财富可以是去听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看一场高质量的舞台剧或是参加一次心仪已久的旅行。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变现私教课(14)篇2212字,累计2022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