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攻击性的意义(下)】

2019-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淡定的老大

这里是第三部分:攻击性也是生命力

对人而言,攻击性也是人的生命力和活力

先来个小小的心理实验:

一个很老,接近生命终点的老人,让你想到了什么?

老态龙钟、软弱无力、寿终将寝……可能还有病痛缠身?

这是一个接近死亡的状态,伴随着毁灭的、绝望的、破坏的感觉。

很多老人喜欢跟孩子在一起,比如不少老人就喜欢宠孙辈,因为孩子身上的活力可以让他们感觉到希望、快乐,可以让老人被感染,暂时摆脱“衰老”带给自己的负面感觉,让老人对死亡和衰老的恐惧减轻,老人甚至可以以宠爱的眼光来看待小孩表露的攻击性,在老人眼中,孩子的攻击性以及活力,代表的是那份“活着的感觉”

在此,我引用温尼科特的观点,攻击性等同于活力、动力。他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一个能量球,当能量球伸展自己,自然会有攻击性产生。

当你将自己的意志向外伸展,探索外部世界,以及自己的边界,倘若外界接纳你(对人来说,这个最早期的外部世界往往是父母)的攻击性,你知道你自身的边界在哪,也知道倘若越过自己的边界,攻击性的表达(对外互动)也可以收获善意,你发现你的攻击性可以安全地表达、伸展,你的这份内在动力就会自然地发展,攻击性可以转化成热情、创造力、生命力。

但,当你(主要是小孩时期)曾将攻击性对外伸展,却遇到了忽略或是拒绝,那么这份内在动力便被认定为“坏”、不被接纳、更不允许存在,可它又不会消失、就是存在,你拿它怎么办?这份攻击性的表达就可能演化为破坏性的能量,如果它最终向外,就成了破坏性;如果这份攻击指向自己,就演化成抑郁。

这一点在孩子身上更容易看到。

攻击性是天然的活力,在促进性的环境中,儿童的攻击性得以整合,而在坏的剥夺性环境中,攻击性会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

这里得先提到一个概念“客体稳定性”,说的是人维持客体稳定的形象。

1、就拿太阳当例子,在晚上的时候,成年人看不到太阳,但没人会担心太阳从此刻起不复存在、世界永远只有夜晚,让你回想太阳,你还记得晴天、阴天、多云……早上、傍晚……各种场合、各种情景下不同样子的太阳还有自己的内在感觉,即便夜晚太阳不出现,可你的内在有足够多的证据在告诉你太阳是真实存在的,你只是暂时看不到它。这就是一种客体稳定性的心理现象。

2、用相反的例子,假设你走在大街上,在你的感觉中,你突然看到天上有个飞碟,一个ET外星人冒头向你挥了挥手,可下一秒,飞碟和外星人都消失不见了,你一看身边,路边行人似乎一切照旧,似乎没人留意到飞碟而活外星人的存在,你下意识的反应会认为是自己太累了,出现了幻觉,就算飞碟出现过,对你来说飞碟是不存在的,是假的。

3、我们曾经探讨过,人是活在主观世界中的。在这里,你又知道了“客体稳定性”这个概念,你也清楚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和你有足够的关联、互动,以及你和这个客观事物互动过程中你的感觉储留在了心里,这个客观存在的物体就在你心里“住下了”,在最初的例子中,在你心里住下的是“太阳”。

4、然而,小婴儿还没有形成“客体稳定性”的概念,所以,当母亲离开,小婴儿看不到母亲,就会让小婴儿觉得母亲消失了、死掉了。如果你再考虑到婴儿时期的全能自恋,当小婴儿表露攻击性而母亲不在,小婴儿会觉得是自己的攻击性杀死了母亲。这就是为啥说,母亲或者第一养育者,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保持一个稳定的关系很重要。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不敢表露丝毫攻击性?害怕,害怕自己被“封印”的那部分,是答案。

其中有这两个原因:

1、害怕,害怕自己的攻击性杀伤力过强,一旦表露会真的把人杀死。(神仙一动手指,天崩地裂、江海倒流)

2、害怕,害怕自己潜意识层面的攻击性程度太强了。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涛天。有些人不敢表达愤怒,是平静的表象下积压着太多、太沉的怒火,意识层面只是不爽、不舒服,潜意识层面却可能恨一个人到了恨不得立马杀了他的程度,并因此而感到恐惧,担心自己放弃压抑后,自己的愤怒会失控如奔涌的熔流一般烧毁一切。

因此不敢表达,而这一切的成因还得追溯到他们的孩童时期。

请回顾“客体稳定性”第4小节,已经解释过小婴儿为何误以为是自己的攻击性杀死了母亲。

孩子同样存在全能自恋加攻击性,如果孩子在小时候遭遇过一些让人不那么愉快的经历(严重点比如父母关系不和、亲人离世),他们有可能在理性层面不认为是自己的罪过,但是会在潜意识层面,真的认为是自己的攻击性导致了这一切。

并且,孩子会因此把自己的攻击性当成了“灭世大魔王”,绝对不可以让它出来,进而压抑自己的攻击性,或者即便是呈现自己的攻击性,也是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

我就曾听到这样的案例,有开始学心理学的单亲母亲找咨询师,她的问题是她女儿很乖,问题就是太乖了,非常勤奋,成绩也很好,可就是不愿意也没办法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允许自己有闲暇、休息、玩耍的时候。

后来,咨询师和她女儿交谈的时候发现了这一问题,孩子在心中认定,父母的离异、家庭关系中出现的不和……,一切不幸的根源都在自己,倘若小孩可以完美,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

我还听闻到这样的反面例子,父母只是做了父母而已,内在的成长很滞后,两个人的内在还有很大一块是“小孩”的状态,当父母感情出现问题,父母自己没有办法处理,把处理关系中问题的责任推给小孩,一遍一遍地对孩子说,“我们感情出现问题都是因为你”,“要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我会忍这个死老头/老太婆这么久?”……而孩子天然地认为家里的不幸都是自己攻击性导致的结果,父母这两个权威的话也证明了这一点,显然,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心灵是毁灭性的,孩子即便出现严重抑郁(外在、内在所有攻击性指向自己)也不足为奇。

在上面的例子中,外在环境让孩子真的认同攻击性是非常可怕的东西,真的可以制造不幸和“毁灭世界”,所以外在世界和孩子自己都必须要压制他的攻击性,让他知道,必须“乖”、“听话”、“忍”、“不与人争”,把攻击性封锁起来。

虽然在这样的剥夺性环境中,孩子仍有可能发展出很强的攻击性,但这时候攻击性会表现为破坏性。这逻辑很简单:攻击性是如此不好,导致灾难,那么宣泄攻击性,自然也要用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

可实际上呢?

攻击性本来就是人的一部分,对小孩来说,是他们对外伸展、探索世界、尝试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时候,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东西。

促进性的环境是怎样的?是小婴儿对外部世界(最初是养育者)展现了自己的攻击性,但养育者既没有死去,也没有离开,同时也没有报复惩罚小婴儿。这样,小婴儿会正常看待自己自然流露的攻击性,不会主观地认定攻击性是多么“坏的东西”,并可以逐步发展处能力,将攻击性以积极的行为表达,这样的对外表现,就是创造力、活力、热情。

人的攻击与外部世界产生持续互动(比如母亲接住婴儿的攻击)这时候,人就和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互动、往来),人从一元关系进入二元关系,人在关系中的攻击性转化为对外的热情。

在此引用科胡特的观点:心理健康就是活力能滋养自体,这就是自信;活力能滋养客体,这就是热情。

活力需要在关系中流动,否则,双方会感觉到关系是空的。活力是带着攻击性的,只是,攻击性可以不以破坏性行为展现,可以以积极的行为展现。当一个人完全压制了自己的攻击性,他也就压制了自己的活力,他很难在关系中和人有情感的往来,并因此很难和别人建立生动真切的关系。

【预告】

下一期的话题,是“经由看见,转化破坏性”,谈谈成年人有什么可行策略发展、转化自身可能存在的破坏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