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侄子上课
最近几天,我堂弟的儿子小墨每天下午到我家来补习语文。
这是一个胖墩墩的男孩,开学要上初二了。性格憨厚,像我堂弟,也像我三叔,血脉相连的原因吧,我从心里觉得他很可爱。
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好。我看了一下他上学期期末的成绩单,其他学科还算差强人意,可是语文竟然只考了51分!满分120分,怎么会只考51分呢,离及格还差了21分,这太不可思议了。让他拿答题卡和卷子来,他说老师收了;问他哪里有问题,他觉得自己哪儿都有问题。
那就赶紧对症下药,给他补习吧,义不容辞啊,谁让我是他的姑姑呢!孩子一点儿也不抗拒,乐呵呵地每天下午准时就到了,学习态度也不错,做什么都是认认真真的,一遍不对反复改,字斟句酌,不厌其烦,就这认真劲儿,我也愿意给他下这功夫,虽然一时也看不到成效。
说到底,语文这么差,还是差在了基本功上面,写一段100多个字的短文,错别字七八个,还错得很是不可思议;写作文吧,总是不能把句子衔接起来,每个句子读起来都是磕磕巴巴的,标点还总是点不对位置;做阅读的时候,让他朗读,竟然有很多的字都不认识……唉!虽然说小学的语文老师换得频繁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可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读书太少了,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语言文字缺少足够的敏感,越学,就觉得语文越难,就越发失去了兴趣。
昨天,我们进行一个短文写作的训练。题目是一幅漫画,要求介绍画面的内容,并且说出寓意。这是语文课从初一开始就经常练习的内容,容易吗?也不尽然,毕竟你得先看懂漫画的内涵,还得能说清楚漫画的内容,而且,能看懂也不一定就能写下来,虽然只要求写80个字左右。
这幅漫画上,画着几本厚厚的书,书里还在不同的位置夹着书签,表明这些书都是读过的;几本书的右侧,有一架梯子,让人联想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的顶部,站着一个小女孩,她显然是从右侧的梯子爬到了“书山”的顶部,正向上伸着双臂,准备摘下星空中的月亮;在书籍的侧面和顶部,还有一些刚刚长出嫩芽的小草。
这样的一幅图,大多数的孩子都能看明白:读书使人实现梦想。我们常常说“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那星星和月亮,就代表着我们的梦想;那些小草呢,是勃发的生机,是希望,是未来。这些常见的意象,其实都不难理解。
小墨看了半天,问我:“姑姑,她为什么要摘月亮?这是说,读书就能摘下月亮?”我引导他理解了这个问题。
他还是动不了笔,又问:“姑姑,这书里为什么长草了,是不是书发霉了?”我哭笑不得,又引导他理解了小草的含义。
苦思冥想,抓耳挠腮,终于写出了80来个字,还好,基本说清楚了,虽然离好的标准还差一些,但是毕竟在自己的努力下写出来了,我赶紧鼓励了他,然后告诉他怎么修改,他很认真地重写了,孩子很是乖,一点儿也不偷懒。
再来一个图,图片的标题是“感恩”。画面上是母子二人抬着一桶水走在田间,儿子走在前面,动作轻快,他看不到的是,在他的身后,母亲把一桶水都拉到了自己的身前,步履蹒跚。
小墨问:“姑姑,他们在干啥?”
“抬水啊!一根扁担,一桶水,两个人抬着。”
“那他妈妈为什么要自己提着水?”
我仔细一看,是图片有点不清楚,水桶太靠近妈妈,看起来似乎像是妈妈在提水。
我说:“他是把水桶拉到自己跟前了,还是抬着的。”
“为什么要拉到自己跟前?”
“这样可以减轻儿子的负担啊!”
他皱着眉头,显然没有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虽然他是个大胖子,可是也没有干过抬水的活儿,而且,物理课也还没有学到杠杆原理。
“为什么要抬水?她自己提着不行吗?”
“她要培养儿子的劳动能力。”
“那她儿子直接提着不就行了吗?这样也没有锻炼劳动能力啊,他不是在装样子吗?”
“你注意重点,画面要突出的内容是感恩,儿子要感恩母亲付出的爱。我们不是常说吗,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这个妈妈就是负重前行的人,儿子要理解母亲的爱,要懂得感恩和报答。”
“哦,是儿子感恩母亲啊,我以为是母亲要感恩儿子。”于是,又写了80来个字,再修改,再重写。
给侄子上课,比平时上班要累啊,不过,看着他能有点点滴滴的进步,也算是累并快乐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