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言的呼召(约一)

2018-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进击的专家

道成了肉身——世界因一句话而确立

道如何成了肉身,具有哲学上的深刻性,并且逻辑上无懈可击。道,英文是word,我认为可以翻译成圣言。隐含了一个命题——语言是思维的边界。人类是通过语言思考的,人类的思考不能超出语言的范畴。如果有一种东西语言不可说,那么它就无法被人类所理解(出自20世纪的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等)。如果有一种东西需要被人类理解,那么它必须通过语言的方式。这就是圣言。我们可以说是神创造了圣言,是为了让人认识神;也可以说圣言就是神,因为人只能通过圣言认识神,我们无法认识圣言描述之外的神,所以才说这道就是神。圣经说,人籍着神的所造之物认识神,并不矛盾,因为所造之物转化成语言概念后才能被思考。

圣言是有出处的,天主教说,广义上说神的一切话是圣言,狭义上说,耶稣基督本身就是圣言。圣言成了肉身,才能让人接触到,才能直接与人类产生作用。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世界因一句话被确立,万物是籍着他造的。创世纪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世界起源于语言,如此深刻,让科学也无法否定圣经的自洽性。

圣言中有生命,生命就是光,光就是耶稣。

为什么需要道成肉身来传达恩典和真理呢,不能天赐几条律法来传达呢?如果天赐律法,把耶稣的言论写在上面,但是没有耶稣存在,然后许诺守律法的可以得永生,就像摩西律法一样,或者像某教的某经一样。这种形式传达恩典和真理有何不可?我想,恩典和真理,是作用于人的,只有成了肉身的人,才能与人有联结,才能成为人的榜样。摩西律法是基于严格的社会组织的,但是耶稣的道是要传遍万国的,没有什么组织形式,是天上的国而非地上的国。是灵魂的律而不是肉体的律。所以需要道成肉身。因此,基于灵魂的律,我们才有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因为神的国在天上,没必要在地上强迫人来守神的律法。新约的律法是基于信,而不是基于行。基于行需要强迫,基于信完全凭自愿。道成肉身,而不是道成律法,就是让我们通过信一个人(耶稣),来了解真理,获得恩典。因为基督徒是散居在世界上的,没有根据律法的仲裁机构,我们行的如何,全凭自己的良心,这良心就是圣灵的感动。

施洗约翰的见证——仪式的隐喻

施洗约翰只是为了做见证而来吗?并不是,他还带来了洗礼的隐喻。他不但给普通人施洗,给耶稣施洗,完成了律法应有之义,更指出了耶稣会用圣灵给人施洗。

用水施洗是一种隐喻,用圣灵施洗好像用水施洗一样,是一种浇灌,一种清洁。仪式是一种强化的隐喻,把隐喻从思维层面带入到形式层面,不但让抽象的东西可以用形象去理解,更能用仪式去实践,去感触,去体验。这就强化了隐喻的效果,把这种感受刻入意识的深处,强化了人的记忆。所以仪式是必不可少的,经历过仪式,人会更加虔诚。由此,我们在教会中应该重视仪式的使用,确保仪式的庄严感、神圣感、严肃感,通过仪式来加深信徒对神的道的体会。仪式像讲道一样,具有同样的效力。我们也可以把福音书中的故事,通过隐喻来解读,让其达到影响人的效果。

安德烈认识耶稣的经过,就可以解读成一种隐喻,也是圣经中大量使用隐喻的一个例子,圣经故事通过隐喻来帮助人思考,隐喻又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的,这就让圣经变成活的,能适用于任何场景,任何时代。(圣经是活的这一观点,可以写成一个很大的主题,从社会学的影响方面)

初次选召门徒——体验胜过说服

安德烈和另一个人认识耶稣的经过很值得思考。

复述这一经过:“安德烈听到约翰说耶稣是神的羔羊,就跟随耶稣。耶稣看到安德烈跟随,问他寻找什么。安德烈反问耶稣在哪里住。耶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安德烈跟着自己看。安德烈这天就与耶稣同住。安德烈直接告诉哥哥西门,耶稣就是弥赛亚,并带西门去找耶稣。”

这个经过,是否需要过度解读?可要也可不要。可以仅作为一种见证,增加耶稣故事的真实性,也可以牵强附会去往属灵上面解读,让这则故事具有某种隐喻。

我想到的是,安德烈没有经过什么思考,他似乎是听了约翰的话就信了,也许是跟随看了耶稣的行为才信。但是无疑,耶稣是一开始就知道安德烈将要成为他的门徒,因为神预知万事。

安德烈追随耶稣的经过,体现了一种直觉和感性。他没有去询问耶稣是否真的是弥赛亚,没有让耶稣来证实自己。他只是跟着,去看,去同住。他是想在这种直接的体验中,去观察耶稣到底是不是弥赛亚。在教会中,很多人问题很多,思考很多,质疑很多,但是他们如果直接来体验教会的生活,感受信仰给他们生命带来的变化,他们会自然而然的信。这是超越语言和思辨的。

耶稣在哪里住,安德烈就也跟随耶稣到哪里住,耶稣不告诉安德烈自己住在某个山上或某个村里,而是让安德烈自己来看。再次体现出了信仰的非理性——你要信,就过来与我同住,你不必问你能得到什么,我也不会告诉你我能给你带来什么,我也不会解释我是多么的真实。你只要跟着,就能自己看到答案。你想寻找答案,就自己来看,来体验,不用问那么多为什么,因为信仰是超越理性的。

安德烈看到答案了吗,显然他看到了,他告诉西门,耶稣就是弥赛亚。

呼召腓力和拿但业——诡诈和神迹

耶稣呼召腓力,腓力说服拿但业的过程,又是上一段中的非理性。耶稣呼召腓力,不是用什么长篇大论,而是仅仅让他“来跟从我”。让腓力从自己的体验中来认识自己,而不是语言的解释。现在在教会里我们看不到耶稣,如何让潜在的信徒来“跟从我”呢?我想,让他们来参加教会的仪式,来体验教会的生活,和虔诚的信徒交朋友,甚至比讲道理、讲故事更管用。这就是“跟从我”。

腓力对拿但业说,拿撒勒人耶稣就是摩西和先知预言的那位。拿但业反而反驳道:拿撒勒这种小地方不会出什么好人。这告诉我们,不需要什么解释,你解释,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驳,于是腓力没有继续解释,而是对拿但业说“你来看”。真理会展示他自己。

耶稣见到拿但业,先说:这是个真以色列人,心里没有诡诈。拿但业不是刚说过耶稣坏话吗,至少是怀疑耶稣——拿撒勒不会出什么好人。耶稣不会说谎,为什么还要说拿但业心里没诡诈?我想,是因为拿但业把心里的怀疑直接说了出来,没有作伪,没有一边心里想着拿撒勒不出好人,一边表面上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所以耶稣才说拿但业心里没有诡诈。实话实说,就是心里没有诡诈。耶稣说过,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这非常之难,也是我们不及拿但业的地方。想到很多基督徒,信主之前,会在背后吐槽别人,信主之后,为了口舌的缘故,心里吐槽,但是嘴上不说。这样真的好吗?对当事人和第三方,不去说当事人坏话当然可以避免伤害别人,维持表面的团结。但是对神来说,你心里吐槽,已经不好了,甚至还定性为诡诈。因为你心里吐槽,表面笑嘻嘻。信仰是要我们净化心灵,心里没有恶意,嘴上诚实。这是难以企及的目标,但是在神一切都能。

耶稣继续对拿但业说,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见到你了。耶稣说服拿但业,不是像对安德烈那样让他直接来体验,感化他,而是略微显示了一点神迹。因为拿但业从远处过来,耶稣是不可能看到他刚才坐在无花果树下的。因此,拿但业就信服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人是会因为神迹而信服的,耶稣也会通过神迹来彰显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教会中,没有必要全盘否定神迹的存在。因为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安德烈,来与耶稣同住,或经由施洗约翰见证即可;对腓力,直接呼召即可;对有些人,不用看到神迹,通过思考也能产生信仰。但是对另一些人,他们需要看到神迹才相信。因此教会里的神迹并没有不妥之处,天主教就有甚多神迹,想要封圣,也必须有展示过神迹才可以。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度强调神迹,比如一定要说方言要哭要说预言才算是真正重生。神迹中也有作伪的,也有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伪造神迹。因此对于神迹,没必要过分宣传,如果某人认为某件事是神迹,那就由他去信,反正能坚固他的信心。如果另有一些人不认为是某些事是神迹,也不能强迫,因为神没有让神迹给他们感动,让神迹所以成为神迹。

总结

约翰福音第一章,是圣言的呼召。圣言的呼召,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世界因圣言而确立;二是生命的光因圣言而进入世界;三是圣言变成肉身让人可以认识神;四是圣言在地上通过呼召、仪式、同住、神迹赐给人信心。圣言是圣经,又是所有的受造物,我们的一切信仰,都被限制在圣言之内,既不可及神的无限,又可以无限接近他的无限。阿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