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窝 | 贾薇盐津记忆
1947年盐津解放前夕,黎山脚下19岁的蔡书香,嫁给了沟对面坎上燕儿窝严家的二儿子。
蔡书香是张家沟私塾先生蔡登佐的大女儿,自小生得端正,心地善良。
1937年蔡登佐在黎山教私塾,是附近“鸡婆学”有名的教书先生。家人在张家沟开马店子,除了雇人种五六十亩庄稼、喂二三十头猪,还雇人专门跑生意。当时在张家沟,就数乔家蔡家最兴旺。
但一切止于1938年。
By:kalaaii当时蔡家为了做生意方便,把房子盖在水沟旁的大路边。
1938年张家沟发大水,先冲走了蔡家一头一尾两间大瓦房;紧接着1939年再发大水,又有五间房子被冲毁。“屋漏偏遭连夜雨”,1940年蔡家遇火烧,四五间瓦房又毁于一旦。
1941年仅剩三间瓦房的蔡家,还遇土匪打劫,最后一点家产家当被洗劫一空。
1942年,贫病悲愤又连接死了两个“内当家”,蔡登佐带着两女两儿,投靠了黎山脚下一个家庭。
蔡家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
经历了家庭的大起大落,14岁的蔡书香饱尝生活艰辛、人间冷眼。
1947年,媒人上门提亲,是对面坎上燕儿窝严家。严家老二蔡书香并不熟悉,但后娘不想她继续留下来吃闲饭,一个星期就跟媒人定了这门亲事。
不到19岁,蔡书香拿着后娘给的一床铺盖面子,嫁到了燕儿窝。
严家民国初年从豆沙关天灵乡迁到燕儿窝,当时的燕儿窝只有几户人家。
蔡书香和严家老二结婚后分了两三亩地,离家不远,但全部在陡岩石上贫瘠荒芜,连洋芋都种不出来。
靠着每年大春种苞谷,小春种麦子、蚕豆和豌豆,一家人勉强糊口。
除了种地,蔡书香每个赶场天都要从燕儿窝下来去盐津赶场。她背篼头背些白菜青菜,要不就拔点葱姜蒜苗。
1950年盐津刚刚解放,年轻的蔡书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带娃娃、种庄稼、照顾一家老小,贫苦生活让这个原来张家沟的蔡家大姑娘,累得喘不过气。
那一年,她生下的第二个姑娘已经会走路。
二妹生得白净、漂亮,会喊人了。
有一天赶场,蔡书香上街卖几斤豌豆。她喜欢赶场,虽然自家种的东西卖不了几角钱,看看街上热热闹闹的人群,她心里会觉得舒服。
那天刚卖完6斤豌豆,严家小姑子急慌火燎在下场口找到她,说二妹一个人在坝坝边上玩跩到沟沟头了。
蔡书香脚一软心一慌,突然站不稳。她问小姑子“有没有跩斗哪点?”
小姑子说“看斗二哥把她抱上来了,喊我赶紧来喊你,我还认不得。”
蔡书香急急忙忙收了背篼,拉着小姑子就往燕儿窝跑。
刚爬上坎坎,就看见坝坝头的二妹身上盖了一张白布。她三两步跑到二妹面前,哭得昏死过去。
年轻母亲再次遭遇生离死别。
她想起10年前在张家沟,家庭连遭变故,自己的母亲和二娘,先后撒手人寰。
当时她甚至不敢多哭几场。
父亲一生教书,不会做农活,三个弟妹还年幼,之前雇的十多个长工全部离开。山上的五六十亩地怎么种?一家人的吃穿怎么办?家里除了三间破破烂烂的房子已经空无一物。
那晚上听着父亲长吁短叹,弟弟妹妹在房间里哭,蔡书香差点跳了张家沟的陡岩子。
她哭了好几个小时,把娘家的变故、自己的悲苦统统哭诉了一遍。
蔡书香后来连接生了四个儿子,一晃又是几十年,日子却依旧过得不好。
她和丈夫人到中年,儿子们个个饥饿难熬。
1975年,实在走投无路的她找到在县城工作的兄弟,请他帮忙想想办法。
其他乡镇的人不熟,思来想去只想起了兴隆乡一个生产队的队长。
1976年,大女儿已经在盐津出嫁,蔡书香和丈夫带着四个儿子,搬迁到了兴隆乡大田村白果坪社。
他们当年就分到了10多亩山地、5亩水田、30多亩山林。那一年他们盖了五六间新房,第一次杀了年猪,第一次过年吃上了大米饭。
从盐津街上的燕儿窝,搬到了离盐津县城55公里外的兴隆白果坪,虽然吃饱了饭,但蔡书香变得更加沉默。
她几乎从来不去乡上赶场。
去集镇拢共要走7公里路,慢慢年老的她去兴隆患上了肺心病,从家里走到1公里外自家的山林子都要喘上半天,过去喜欢赶场的蔡书香,在兴隆就把赶场这件事情全部忘了。
之后几年,渐渐长大的儿子们在兴隆找不到活路,纷纷又离开兴隆去四川、去浙江、去重庆打工。
小儿子去附近高县一家上了门,儿子的儿子们各自分散天涯各地,没有一个留在兴隆大田村的白果坪。
1987年,在兴隆生活了11年,59岁的蔡书香患病去世。
大儿子说,去世前她提出把她送回盐津埋。
“燕儿窝的地早没有了,张家沟更回不去,埋在哪里?”
兴隆乡大田村白果坪社一个山坡上,成了蔡书香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