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体内可能住着一个你不知道的自己
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出轨后,在某商场前拿着菜刀将妻子杀害了,他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对这个人的作为感到惊诧不已,最直观的体现是:他生活中可是一个很好的人呢。
这是发生在我老家的一件真实的事情。网络上、电视剧里我们也总是能看到类似的事情,一位在大家都看来是老好人的人做出了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唏嘘不已的事情来,事后人们往往互相忠告:冲动是魔鬼啊!
上面的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是以下的场景我们经历的可能会更多一些:
有一天,上司当着全体员工的面批评了你,你很可能想给他回一封措辞激烈的电子邮件......
一个好脾气的邻居因为交通拥堵而情绪暴躁,开车撞上了一辆半挂货车(我们经常称之为路怒症)......
你走到一家店铺,相中了一件本来自己不是特别需要的物品,但在店员的极力赞美、夸奖下,你还是把它买回了家......
上述的情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那些决定都是在被情绪(愤怒、饥饿、激动、嫉妒、开心等)主导的情况下做出的。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在他的小说《化身博士》里写道:
人在实质上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在他的小说里亨利·杰基尔医生因为喝了一种试验用的药剂,在晚上化身成邪恶的海德先生四处作恶,他终日徘徊在善恶之间,其内心属灵的内疚和犯罪的快感不断冲突,令他饱受折磨。这两种分裂的人格杰基尔——节制的谦恭,海德——难耐的激情其实可看作理性的我与非理性的我。
多数情况下,人都处在杰基尔的状态下,在道德上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正确的控制自己。比如你去问一个正常的男人:你会杀害自己的妻子吗?他的回答肯定是否定的,不仅如此,他还会怀疑你是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但是当这个人一旦处在海德状态时(如妻子的出轨令他异常愤怒),他就可能对自己完全失去控制。
《怪诞行为学》一书中,作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性兴奋状态下的决定形成过程。实验者分别在非性兴奋状态与性兴奋状态下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分为三类:1、不同行为吸引力类,如女人的鞋子会激发性欲吗?2、实施非道德行为可能性类,如你会偷偷给女人下毒品以增加她和你上床的机会吗?3、使用节育措施的可能性类,如用避孕套降低性快感。实验者在兴奋状态下被问及是否会施行某些非正常性行为时,他们预测“是”的可能是他们处于冷静状态下的仅两倍;关于施行非道德性行为倾向问题中兴奋状态下预测的倾向程度是冷静时的两倍多。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处于理智状态时,想要预测自己在非理智状态下的行为,很可能会出错。就像上面那个正常的男人,他在理智的状态下会说不会伤害自己的妻子,可是非理智状态下,他的行为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吗?
一个是谨防自己被海德先生控制。这其实就是利用我们的元认知能力来判断自己当下的状态。比如说我很生气与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这两种状态,后者就是利用元认知来感受当下的自我。当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状态时,就很容易从这个状态中抽离出来。
另一个方法就是了解情绪的两面性——冷静与激情。我们可以事先在一中情绪中了解当自己处于另一种情绪状态时可能做出的选择。
在《怪诞行为学》中提到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操作:第一次怀孕的妇女,通常在分娩前对医生说拒绝使用镇痛剂,原因是他们想象不到伴随分娩而来的疼痛,最后孩子生下来后他们还是希望当初应该进行半身麻醉。一位医生提出了一种先测试忍耐力的方法,即把双手神刀冰桶里停留两分钟(这种疼痛与分娩相似),再决定是否采用镇痛剂。
但现实中这种体验的可能性不大。为了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弥合在两种情绪下作出不同决定的差距,从而也可以进一步减少在生活中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弥合差距的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反思、记录。
总结:
一、我们在一种理智状态下想要预测自己在非理性状态下的行为,很可能会出错。
二、要想保护自己减少我们做出错误决定的次数,可以通过元认知与弥合两种状态下做出不同决定的差距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