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形式与局限的浅思——与文友的对话稿
下面内容是我与朋友对话过程中谈到了一点关于形式与局限的一点思考,特别是关于“局限”的思考,这个问题非常大,感到自己才疏学浅现在还不能给予它一点概念的认识,但可以给予它概念范畴中一点现象的探究。
怎么说呢?我觉得美好的生活形式,可以赋之以生命的内涵。
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学习赋予一定的的形式,以丰富自己生活学习的内涵,例如每段时期制定一个大致的计划,如同美女练瑜伽和尚坐禅念经,效果如何,不可深知,但生活中有了形式,生命之内涵会丰富的。
生活的形式可以丰富生活的内涵。从管理学来讲,人生是可以经营管理的,管理是要讲秩序规章的,锻炼的形式是为了提高生命的坚韧之内涵,学习规划之形式是为了提高学习之收获成果之内涵,国家社会的法律制度之形式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之内涵,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严格之形式是为了企业生存竞争力提高之内涵。生活之形式的丰富也是一种创新,从法律角度讲,法律程序之形式是捍卫实体之正义内涵之需要。世界万物无不有了线条之的分布数的多维性才有了世界万物本体内涵之美好,一幅画的真正的美好有时就是决定于那细微之线条之形式。社会国家需要形式是必要的,如我国人大代议制制度之形式可以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之性质之国体之内涵,美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及三级制衡之形式反映美国自由民主精神之内涵。
我们每天读书学习只是一种生活的形式,当然这种形式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当然今天许多已经工作的人缺乏读书学习的习惯)。这种生活的形式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当然读书学习的动机与目的我觉得要符合自然比较好,在某一个时期我们并不是为了经济而活,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更不是为了狭隘的功利而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可以赋予一定的形式,这样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之内涵。比如丈夫可以常常以一定的形式表达对妻子的爱,一个拥抱一首诗。我今年写了两首诗给妻子,也写了一些诗给同学简友。
美好的形式也是一种创造。许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一定的比较好的形式给确立巩固下来。比如企业之间良好的关系需要以合约的形式固定下来。恋人之间的感情关系需要用婚姻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个人与企业的关系需要劳动合同的形式确立下来,人与国家的关系可以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
形式的最高表现是仪式,仪式可以内化为一种精神和信仰的力量。比如今年国家领导人在全国人大上的宪法宣誓仪式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宪法精神与宪法信仰所诠释的内涵与力量。
周国平已经是当代比较著名的哲学家了。他已经非常博学了而我真地浅薄。刚才不是在思考表达吗?我的对话也许就是一种文字的自由表达。但我们生活形式的固定化有时也会抑制我们的创造欲望。自我的生活形式也是要不断批判的改进的。
是的呀,但有时没法动笔,不好写。关键积累少。特别是对生活缺乏观察,对历史不太熟悉。
我觉得在任何时候,我们每个人只能在局限的世界里寻求自认为最好的满足。
现代理性弥补了古典理性的局限,童心的自由超越了成年后功利的局限。思维的局限会遏制行为的局限。人的行为与决策会受到其私产多寡的局限。一事物的局限对另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会产生影响。事物之间因果的局限无法超越事物之间关系的局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局限源于人的利益自我要求的局限及各自修养的局限。
有的人局限于工作,有的人局限于古典,有的人局限于经济,有的人局限于过去的历史,有的人局限于家庭,有的人局限于功利,有的人局限于抽象的哲思,有的人局限于庸俗,有的人局限于高雅,有的人局限于有的世界,有的人局限于无的世界,人的局限是普遍存在的。我喜欢局限在自由的世界里。
给自己确立一个局限的空间与局限的时间是比较重要的。但局限是随着环境、阅历、经验在改变。
我们现在的局限往往不能理解以往的局限,但又可能是在以往局限获得的超越,这一种超越也是不能超越新的局限的范畴。
当然局限是什么?我还不能给一个概念,只能先探讨它的一定的范畴。
牛顿的万有引力局限于能量的守恒,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开了那个局限。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超越了分封制的局限。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超越了计划的局限。
局限在一定时期是美的,但到某一个时期是有禁锢的。比如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而不拥抱他人的世界。一个民族国家也是这样的。许多人仅仅局限于对自我的歌颂,而没有看到自己局限的世界里存在不足,所以要我们居安思危,开放包容。
但我们每个人只能在局限的世界里寻求自认为对自己最好的满足。这一点是肯定的,每个人的知识、智慧、能力、行为都存在一定的边界。真正的自由是有边界,是有局限的,即使是我们感觉内心所享有的充分自由的状态。真正的圆满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抽象的理想状态。
当我们感觉到自以为内心很自由时,其实已经到了我们内心自由的最高端的边界之处了。
当我们感觉内心很自由时,其实这个时候我们理性又在思考另一个内心空间的自由了,而另一个内心空间的自由往往不再停留于先前那个自由的认识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