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宣言书——《十日谈》

2020-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吸鱼许许

《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创作于1350—1353年。

该作讲述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1],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


首先要从目标人群来看这个问题。

作者这本书是写给“整日无所事事、只懂得谈情说爱的夫人小姐们消遣看的”,这些小姐们心思单纯、学识不深,所以作者尽量去掉了精深渊博的道理与文邹邹的话。对于有阅读习惯的读者而言,则显得没什么重点。同时,因为小姐们闲散时间很多,作者也以此作为依据,将“话语浓度”冲淡,一句道理用十句俗语来说。那给一些有阅读经验的读者而言,则显得拖沓。

其次,是故事的创作灵感来源

很多故事并不全是薄伽丘原创的,而是在深入了解民风民俗后,与市井大量接触后,道听途说、口耳交传得到的民间趣事。这些奇闻轶事,并不是精心安排的故事,只是对于少见多怪的民间生活而言,是一件罕有的乐趣性质的趣闻,并不存在什么教化身心、感悟天下的功能,只是让大家读了发笑罢了。

再次,我们看看创作背景

薄伽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商人的私生子,早年学过法律、商业,但都没什么兴趣。自学诗学,热爱民俗,潜心文艺。后来偶然机会下进了宫廷发展,自此大为受用。这与中国古代的稗官一职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当时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是什么情况呢,教廷日益衰落,城市中产阶级崛起,与此同时,神学的教条主义也开始受到人们唾弃,社会各界都在积极要求精神解放。薄伽丘在这之间,本来也是受到身份、规则、教条所累,天性崇尚自由和积极反抗的他不论写什么,大多都在赞颂爱情力量的伟大、教廷统治的虚伪。在本本主义下,一切反抗都是美德,一切故事只要体现了自由的精神、解放的渴望,都是有某种程度的寄托和愿景的。

《十日谈》看起来酣畅淋漓,娱乐身心!故事中的用词简单,句式结构也不复杂,正如跋中所言,目标观众是无所事事、只知谈情说爱的夫人小姐。所以既不说大道理,也不做大量哲思辩驳,只是诚实地记录和讲述,很有粗野的质朴美感。

正如从前看《爱的艺术》一样,《十日谈》给了人信任爱情的勇气和决心。不仅说明爱和欲望一脉相成不可分割,更是歌颂了爱情的伟大力量。在这种力量下,男女匍匐称臣,教人征服天下,也叫人坠入地狱。然而只要是为了爱情,这一切便都是正当的。当然,这不是在鼓吹人们以爱情为借口去作奸犯科,正如薄伽丘所言,“这些故事也跟天下任何事物一样,能够使人受害,也能够使人得益,这完全要看听故事的人是抱着怎样的一种态度。谁不知道,根据钦奇利翁尼和史科莱奥以及许多别的人的说法,酒对于健康的人是无上妙品,可是对于发烧的病人,酒却是有害无益的东西,我们难道因为发烧的病人喝不得酒,就抹杀酒的价值吗?谁都知道,火的功用大极了,人类不能一天没有火;可是火有时也会烧毁房子,村子,以至城市,难道我们因此就怪火不好吗?讲到武器,也是这样,我们要想安居乐业过日子,就必须用刀用枪来保障;可是刀枪往往也能杀害人,这不是刀枪不好,而只能怪坏人借了刀枪来横行不法。”;恰恰相反,我们这个时代,或者说是成书的十三十四世纪的意大利,对于爱情和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压抑。我们贬低爱情的价值,似乎为了一个人痴狂是一件不理性的、孩子气的、不负责任的事。如果你为了一个人茶不思饭不想日益消瘦,甚至有人会让你去看看医生,并嘲笑你是个多么软弱的人。不仅是当年的意大利,现在的我们,也是多么需要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十日谈啊!

不得不提的是,十日谈的叙事结构也非常有讲头。比如第一天的第三个故事,“三个兄弟,任意挥霍,弄得倾家荡产。他们的侄儿失意回来,在途中遇到一位年青的院长。这位院长原来是英国的公主,她招他做驸马,还帮助他的几个叔父恢复旧业。” 故事里的公主女扮男装,为了自由恋爱赴汤蹈火,却又有手段、有计谋、有财力、有眼界、有底线。虽说这是一个围绕着男人展开的故事,但是故事中的女人更像是主角。

很多朋友或许会认为,十日谈中的故事良莠不齐,充满了粗俗的笑话和败坏的道德观。然而,打动我的不只是过分的情色描写和荒淫无耻的巧舌如簧,而是一颗真挚的心。莫以为这些人物真有区分,整个一百个故事不过时作者合编来娱乐大众的俗物。正如薄伽丘借哪位绅士小姐之口所言的,经他手里,一向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绘画也居然进了艺术领域的殿堂。受到形式体裁和市场所限,百个故事势必有良莠,然而作者还是时不时地跳出来,去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道理。正是这种混乱的、天然的、浪漫的、兽性的、近乎无耻却无所畏惧的蓬勃的生命力,让我感动不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