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导读-22

2018-12-16  本文已影响11人  joyli

以下内容编译自“Christian Guides To The Classics –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by Leland Ryken

第二十章 困惑的牧师

情节回顾

  上一章命运的打击过于沉重,以至于我们忍不住想,逃跑计划可能就此搁浅。但出乎意料的是,计划仍在进行中,连行程都定好了,两人打算坐船去欧洲(应该是英国),出发日期定在选举日之后,也就是Dimmesdale最后一场讲道之后。

  第二十章的心理描写非常精彩(霍桑的强项)。读者透过Dimmesdale的所思所想,看到他内心激烈的争战,是按照计划秘密逃跑,还是留下继续履行牧师职责。这一章还第一次隐约呈现出幽默的元素。Dimmesdale遇到一位执事,不小心说出亵渎的话。他面对刚刚丧偶的会友,想不出一句和灵魂不朽有关的经文。他忍不住对一位年轻女性会友出言不逊,和其他人讲话时也不够得体。当然,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自然知道应该如何解读这些细节。

  本章的高潮出现在Dimmesdale准备选举日讲道时Chillingworth走进书房的那一刻。当那“撒旦一般的Roger Chillingworth走进书房时,牧师站了起来,脸色苍白,一言不发,一只手放在圣经上,另一只手放在胸口”。这一幕仿佛定格的电影镜头,读者看到了Dimmesdale分裂的精神状态,一边是基督教信仰,另一边是愧疚的良心。Dimmesdale拒绝让Chillingworth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他在焦躁慌乱之中把讲道扔进火炉里,即兴重写了一份。

赏析评论

  这一章描绘了怎样一幕内心大戏?霍桑逐步向我们抛出线索。首先,牧师生活在迷乱的状态中,他要同时横跨两个世界。他甚至有可能魂游象外,进入了幻想的世界之中。霍桑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够长期在人前一个样,在人后又一个样,他肯定会越来越癫狂,想要弄清楚哪种生活才是真实的”。的确如此,“刚和Hester在树林见面还没回到家的Dimmesdale内心又涌出新的想法和情感。事实上,对于这位不幸的,还没缓过神来的牧师来说,除非他的内心世界发生深刻的巨变,整个道德原则完全被颠覆,否则那奔腾翻涌的情感根本无法平静下来。”

  这是心理层面的波动,属灵层面的波动与之平行。Dimmesdale试图弄明白那诱惑他作恶的声音究竟从哪里来,直到他扪心自问,“我是不是疯了?我是不是彻底落入了魔鬼手中。我是不是在树林里和它立了约,又用自己的血签了协议?”叙述者认同这个诊断:“可怜的牧师!他已经和魔鬼达成了协议!他被享乐的幻象诱惑,把自己交给那致死的罪,且是明知故犯。罪的毒液迅速四处流淌,让他的道德彻底败坏。”

阅读要点

  虽然《红字》不是侦探小说,却有许多侦探小说的元素。既然故事的内容关乎犯罪和受罚,就不可避免地对犯罪心理有详细描述。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故事里,侦探小说总有一个特点,就是罪犯会有意识地避免被发现,却又无意识地将自己暴露。Dimmesdale在这一章即是被自己的无意识行为暴露。

叙述者这样解释Dimmesdale的行为:在树林里做出的罪恶决定,“让他蒙福的渴望尽都麻木,却把罪恶的渴望一一唤醒”。《罗马书》7:19准确解释了这样一种状态,就是我想要做的善我做不出来,我不想做的恶我反倒去做。保罗在这一段把自己称为“可怜的人”,叙述者把Dimmesdale称为“可怜的牧师”。

这一章的情节在心理和属灵两个层面展开。根本的问题乃是,主角反常的行为是属灵堕落的精神表现。在英语文学史上,有两个场景或许给了霍桑灵感,并且可以拿来作为对照,一个是莎士比亚《麦克白》里麦克白夫人的梦游,她的愧疚体现在道德和心理两个层面,另一个是柯勒律治的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Mariner的航行是驶向罪恶和愧疚的心理旅程,同时也是属灵堕落之旅。

思考和讨论问题

  文中告诉读者,“从树林里出来的是另一个人”,Dimmesdale在哪些方面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哪一处的心理描写最值得留意?女巫一般的Hibbins在这一章如同影子一般时隐时现,这个人物在故事里起到什么作用,对故事发展有哪些贡献?

回应:霍桑把Dimmesdale拉回到灰暗的现实,现实很具体,由活生生的人构成,而之前Hester给他描绘的海上广阔的世界,除了他们和珠儿,再没有其他人,有的只是虚幻的意义和缥缈的感觉。Dimmesdale从树林里走出来,入坠云雾,但很快就被迎面而来的人叫醒。罪从来不是一株独苗,而是蔓生的杂草,当Dimmesdale同意和Hester逃跑时,他已经和高举自我的浪漫主义达成契约,他心里潜藏的各种罪这时蠢蠢欲动,无论是亵渎、淫乱、体贴肉体、灵性麻木,都借着周围的环境,如脱缰的野马,尽情踩踏Dimmesdale早已虚弱不堪的灵魂,他以为自己快要从心灵的枷锁中解脱,但实际上他的心灵已经彻底沦陷,毫无分辨力可言,罪在他身上显出狂傲之姿,仿佛时刻准备宣告胜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