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白事宴(二)
守灵人
按照乡间土葬的规矩,放置的时间得按阴阳先生拿八卦推演而来,有时放五天,有时放七天,还有放九天,十一天的,这样的话,孝家除了承担白天亲戚朋友的吊唁,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守夜,有家族大的就排开班,两到三人一组轮流来,有人手不凑齐的就得雇人来守夜,除了防止供品一类的被野猫野狗吞食,当下还有一种行当就是得堤防偷棺材的,偷尸身的,尤其是女性尸身更为抢手,听说能卖到外地去,作为孤户迷魂用,能卖好多钱呢,所以守灵人的责任就更大了。
初回去时,看到有个年轻点的男孩子,在那儿帮忙着摘香,还在那儿折纸什么的,以为是亲戚,到后来才知道,是专业守灵人,说是专门听那个孩子说还是有渊源的,他是一个村的孙子辈的孩子。
据他说,他爷爷与公公是相熟的,小时候在村里见了面还打招呼,还相互递烟攀谈什么的,这次听说公公离世后,专门找来,还拎了供品,折了一刀纸祭奠,同时也主动承担起了给老人守灵的任务,他说就当是为爷爷还了心愿,也是走感情线的一套说辞,但似乎又挑不出其他毛病,所以除了自家人外,就算雇佣了这个孩子,到时支付一部分费用。
作为专门的守灵人,他是很虔诚的,也做足了对死者的敬畏还有对前来祭拜人们的礼仪,除了接待工作,譬如摘香,招呼人们上香,还有烧纸一类的工作,还特地拿了剪刀,负责将白腊修剪了,以保证不灭,还有保持长明的状态,要是得闲了还就拿了扫把将灵前的纸碎,花圈上落下来的碎花,还有风刮来的杂乱东西收罗起来,很勤勉也很负责。
闲时,他就静静地坐在灵前,听着哀乐在那里念念有词的,听不到念什么,可能也是颂经一类的,表情很凝重,也算是专业标准的坐姿和作派,每每到了饭点时,家人们总是提前打包一份餐给守灵人,以犒劳夜以继日辛苦守灵。
有时候就在想,每一种行道的出现都是因为有刚需,然后这个行业就产生了,有的可能慢慢做大了,就如同白事宴一条龙的服务,象这类小的活计,就像同村的这个守灵的孩子,可能单一的受累的活还够不着纳入一条龙的服务中,所以就以零活的方式存在下来。
那天,还问过那个孩子,我说你多大了,他说30了,我问说有对象吗?他说最近有人给说了一方,还说要是能说成的话,他就不干这个行道了,成了家不行。
或许,无论做什么,只是为了市场的需要,守灵人也一样,有他存在的理由,同时孩子有执业精神,不靠近坐吃山空,靠自己的辛苦攒钱养活自己,攒钱成家,态度是积极的,也是让人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