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装的,应该是一张世界地图
—— **1** ——
年底了,上个月29号参加了《商业周刊/中文版》在上海举办的《The Year Ahead 2017展望峰会》。
28号晚上从广州飞过去,29号晚上飞回来。也没多想,觉得挺不错的活动就参加了。
但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
特意为这个活动来的吗?
来了一天就走了?上海一日游啊?
这么快就回来啦。
是啊,我为什么只待了一天就走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发现,在我们很人的潜意识中,包括我在内,我们的思维和视野,有着深深的地域限制下的烙印。
—— **2** ——
这让我想起来我的成长经历。
小时候家在农村,到县城二十几公里路,从小觉得从农村到县城特别远,所以很少去县城。
初中因为去了县城读书,住在学校,每周来回往返,距离突然觉得近了。但此时觉得从县城到市区特别远——有六十多公里,所以几乎没去过。
后来到广州上了大学,第一次来到省城。那时候觉得,整个韶关市(我是韶关人)都是你的家乡,没有远与近。而北京、上海特别遥远,甚至觉得深圳也很远,毕业前夕才只去过一次。
但是,工作以后,尤其是因为做了咨询顾问,全国到处飞,偶尔也出国,对距离的概念一下缩短了。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阅历的增多和视野的扩大,对距离衡量的标尺在不断发生变化,曾经的遥远,可能都不再是那么遥远。对于距离,很多时候在我们内心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种心理距离。
越长大,内心的地图就越来越小。可惜有时候我总是明白得太迟。我们在每一个阶段,视野都受到不同的局限,内心都会有着那遥远的地方。
—— **3** ——
这种距离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束缚。
这个让我想起了我的初恋,那会刚工作不久。当年爱得死去活来的,最后因为地域的原因不得不分开,她回了上海附近的老家,我留在了深圳。当年觉得上海距离很近,但内心离家很遥远,遥远得让人心生恐惧。
不久后,我离职了,在我离职的时候,老东家也一直劝说,要么转到上海,一举两得。但最终,我内心还是没有迈开那一段距离。
曾经的遥远,现在飞的来回的一天,但那时候就是年轻的视野,夹杂着广东人天性不爱外出的特性。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太遥远,有太多的不舍,有太多的恐惧,不敢迈出去做。其实,这些都是心理距离,是我们画地为牢,束缚着自己。
—— **4** ——
很多时候,缩写你的内心距离,扩大你视野,会具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上次竹姐从北京回到广州,难度一起喝酒聊天。
她说,最后悔的是两件事:一是去北京太晚,二是创业太迟。
曾经是华南叱咤风云的外资猎头管理者,被感召去了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回过头来看,她觉得她去得太晚了——北京的人才圈子、资讯、资源,甩开广州太远。
来往于北上广深的朋友可能特别深有感触,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尤其是北京,在信息、资讯上都比广州发达,这也是很多人才扎堆的原因之一。广州被很多朋友戏称“社会主义大农村”,资讯和发展速度都落后前三者。
我们只有迈出去,才能看到更多,我们可以有意识的缩短对距离的判断。
交通工具的发展,也在缩短我们的距离。交通越来越便捷——高铁、飞机越来越快,越来越便宜,所有的地方越来越走向融合。
也许对于大部分的广州人或二三线的人来讲,跑去北京不是特别现实。但定期去北京转转聊聊,交一些北京上海的朋友,还是很有必要的。
放眼一些欧美的朋友,相比他们很多时候国际视野更足一些,不一定非要呆在某一个地方,有时间和机会就喜欢到处走走。地球真应该是一个村子。
我们需要打破地域的限制,我们内心装的,不应该只是自己生活的地方,而是一张世界地图。
** 钟金来 AllenZhong **
TalentGuide联合创始人
管理咨询顾问,认证生涯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