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平遥国际雕塑节艺术家介绍——展望《觉着》

2020-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平遥国际雕塑节
展望

展厅里的高台俯瞰的是一片由什么都不是的艺术品与家具构成的空间,它提示着我们艺术与设计的真正内涵存在于看不见的地方。


【 0 1 】 《觉着》

《觉着》,尺寸可变,2019年

“在日常中看不到的世界才是生活的本质。” 在当代的生活消费之中,生活、设计、艺术已有机地融为一体,设计为材质注入灵性,以外观精致的最终产品为生活增添色彩。人们趋向于为时髦的外壳买单,却越来越忽视事物的内部和生活的本质。而艺术家展望探索的则是另一条相反的路:与盛大的消费景观作对,并在这种对立、质疑与批判中找到存在价值——他选择背离光鲜亮丽的生活表面,着眼于事物内部,通过对最基本原材料的审视还原与揭示生活的本质。

《觉着》

展望本次新作《觉着》,采用家电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内部废弃材料制成,但对待方式却截然不同。这些在生产线上本该被统一压制成型的材料到了艺术家手中,每一种都要经过至少十遍的凝视才会被决定其用途。材料本身的性能和张力很重要,不预设想法、不依赖经验也很重要。

这些貌似无用的物质经过艺术家的转义和重构,以空间组合的形式散发着视觉的效能,似乎在言说着当下都市中的生活秩序,同时以一种自然物的形态对应着今天的集体经验,将后自然、网络生活、后人类等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容易隐蔽或被遮蔽的信息一一展现。经历过工业生产后的材料,自身的痕迹反而加强了物质性的存在感和过程动态的时间性,在冲突中凝化诞生出新的和谐关系。

《觉着》

“向内观看”亦体现在展望对观看动线的构思上,当沿坡道向上抵达空间入口时,观者从上而下的俯视构成 “从外向内”的观感。艺术家将地面上的一切假设为生活之“外”,而水泥色装饰的四壁与水泥地面合围的下沉空间则构成了不可见的生活之“内”。这不仅讨论着艺术与设计与家电的空间隐喻关系,又提示我们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内与外的相对论,而观者从不同经验与角度出发的解读,亦是在完善作品的维度。

艺术家并非只是通过单纯的再装配去赋予作品在视觉和文化上新的意义,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如碰撞、加热)的再次加工和塑型,使得这些原本是半成品的材料,其物质属性的内部肌理也以富有张力、以人的心理感觉外化的形态得以展现——提炼成公式便是:半成品+半加工=感性的认识或觉醒,即“觉着”。

《觉着》

“觉着”这一说法在疫情之下再度被艺术家重提——在秩序被打乱的混沌中,它的指导思想在于: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想一个开始和方向就行了,然后就去行动。一切都是边走边看边感觉着,绝不预先设定。这个观念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大画家石涛的《一画论》和五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偶发艺术或更早的欧洲激浪派,但又不完全是。这与其作品在这种随机、反控制、非逻辑的行动中形成的“觉着”状态相呼应。

《觉着》

半成品加半制作等于‘觉着’的一种状态,也许有人问为什么呢?因为一半不知道干什么,另外一半也不知道干什么,那么全加起来也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产生了一种‘觉着’的状态,用北京话来说‘我觉着这有点不太对’,而这样的‘觉着’其实是带有灵性的,不是全部完整的设计、规划,而是在规划、设计之外,甚至可以说是对我们既定规划的一种否定,因为这个‘觉着’已经违反了逻辑并且不在逻辑范围内,这个概念也是离大脑理性思维最近的一种灵性。

扫码即可观看作品《觉着》节选视频

【0 2】艺术风格的形成

《中山装》系列,1993-2002年

展望是中国当代身价最高的观念雕塑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作品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艺术家,其雕塑作品包括《坐着的女孩》、《中山装》系列、《假山石》系列。

《假山石》系列,1995年至今

展望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超写实主义雕塑《坐着的女孩》,已是美术史的经典;“中山装”系列则被视为中国当代新雕塑的开端。而其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假山石”系列,则是以象征现代工业文明的不锈钢材料来打造象征古老文明的园林假山石,将超然的冥想融化在美妙的人造物质世界中;又“以石为镜”,深刻反思着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如何在快速变迁的社会进程中重塑传统的重要命题。

《都市山水》系列,2003-2005年

“明确的、直接的、彻底的中西结合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这是展望的一种态度,或者说也是一种中和的实用方法论。

在展望的作品中,明确中西结合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这主要是指对传统题材的借鉴转化和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假山石》、《都市山水》和《佛药》系列都是这种结合的极好例证。艺术家从未失去过对东方神秘传统和整体思维的探究把握。他的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古典美学力量,尽管看上去是极为现代的。

那些被在不同空间实施的艺术计划,细细体会是带有一定故事性的,在“漂流”、“镶嵌”、“登峰”、“补天”的行为背后是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一脉相承的创造传奇的诉求。


【0 3】佳作欣赏

第二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参展作品《隐形》系列 《素园造石》,2010年 《碎碎石》,2013-2015年
进入小程序,了解更多展览内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