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Coroutines

Kotlin: 一步一步学(七) -- 协程

2021-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武动奇迹_2020

上一篇:Kotlin: 一步一步学(六) -- 泛型和委托

协程的意义

协程可以简单理解为轻量级的线程框架,它可以在同个代码块里方便的切换不同线程。

协程允许我们在单线程模式下模拟多线程的效果,代码执行的挂起与恢复完全是由编程语言来控制的,和操作系统无关。这种特性使得高并发程序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示。试想一下,开启10万个线程是完成不可能的,早早就OOM了,而开启10万个协程经测试是完全可行的。

协程作用域构建器

协程和挂起函数只能在协程作用域中被调用,所以协程运用的第一步是要创建协程的作用域。

创建协程作用域的构建器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GlobalScope.launch、runBlocking、CoroutineScope。

下面演示一下实际项目中常用的创建作用域的写法:

fun main() {
    val job = Job()
    val scope = CoroutineScope(job)
    scope.launch() {
        //处理具体的逻辑
    }
    job.cancel() //取消所有协程
}

我们可以看到,我先创建了一个Job对象,然后把它传入到CoroutineScope()函数中,注意这里CoroutineScope()是一个函数,虽然它的命名更像是一个类。CoroutineScope()函数会返回一个CoroutineScope对象。有了CoroutineScope对象之后,就可以随时调用它的launch函数来创建一个协程了。

创建协程

创建协程有两种常用的方式:①使用launch函数;②使用async函数。

fun main() {
    runBlocking {
        launch { //创建新协程
            delay(1000)
            println("launch run")
        }
    }
}
fun main() {
    runBlocking {
        val result = async {
            10 + 10
        }.await()
        println(result)  //打印出结果为20
    }
}

事实上,在调用async函数之后,代码块中的代码就会立刻执行。当调用await()方法时,如果代码块中的代码还没执行完,那么await()方法会将当前协程阻塞住,直到可以获得async的执行结果。

Dispatchers: 协程调度

我们已经知道协程是运行在线程上的,我们获取数据后要更新 UI 。但是在 Android 里更新 UI 只能在主线程,所以我们要在子线程里获取数据,然后在主线程里更新 UI。这就需要改变协程的运行线程,这就是 Coroutine dispatchers 的功能了。

Coroutine dispatchers 可以指定协程运行在 Android 的哪个线程里。
我们先看下 dispatchers 有哪些种类:

那么,如何切换线程呢?如下:

GlobalScope.launch(Dispatchers.IO) { //在IO线程中
    ... //执行耗时操作
    withContext(Dispatchers.Main) {  //切换到主线程中
        ... //更新UI
    }
}

使用 withContext可以非常方便的切换协程,上面的例子就是先在 IO 线程里执行耗时操作,然后再切换到主线程更新UI。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