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AI科技美与恶
常凑巧。上周五电影《异形》上线,一个关于人类智能造物遭反噬,“科技带来的恶”的反思片。上周六参加《当AI遇见VC》在南京的一场现场活动,感受了AI带来的科技之美。两者形成了极好的对比,也带来很好的思考。
感受AI的科技之美
AI诞生是改变世界,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让人类更智慧。
AI基于智能硬件和数据信息库的的精密算法来实现的,应用于医学,贸易等商业领域。虽然AI始于60年前,一大批斯坦福、哈佛等教授致力于AI的研究;同时还有微软,google,阿里巴巴,百度等千亿级的公司致力于AI基础层架构搭建;有科大讯飞,格灵深瞳致力于AI技术层突破;还有无数并且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医疗,机器人,电商物流,各垂直领域爆发应用。
但是科技的发展和实现,远比想象慢得。同时,后入场的永远仅仅只能在应用层发力,即将科技手段应用到各个领域,去改变生活和生产实现形式。基础层和技术层,不管是创业者和投资人都不敢轻易碰,因为这两个层面的技术和资金壁垒是高不可攀的,不是少少的人和少少的钱能有所建树的。
从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到AI智能化是公认趋势。但在具体发展看,VC风投们都还是很冷静的,相比技术创新驱动型公司他们更愿意投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型公司,如共享经济模式。
ps.一个智能榨汁机的小案例
AI智能化应用上,投资人看中的是技术的应用,技术带来的价值。科学家则着眼的是技术本身,他们追求的技术本身的完美,这两者结合的好就是好商业能产生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如果出现偏差,就会成为一个笑话。但是不管多么Smart的投资者都容易被蒙蔽。
这个是个很性感的榨汁机,谷歌都给它投钱了,但是后来消费者发现它榨出来的果汁和手挤出来没什么两样,于是两个月之后这家公司破产了。崇尚技术魅力的时候,连最聪明的投资者都会迷失。所以科技转化产品是一定不要定位在技术上,要定位在产品价值和功能上,因为消费者是不会为技术本身买单。
因此,在AI技术发展上,历来投资者对技术及技术产品的投资都是比较慎重的。原因是:技术创新驱动型产品“时间长,投资大”,还有技术产品是不可逆的,不可能迭代的,如技术应用制造出来产品,失败了,那就是结果的百分百失败。相反,投资商业模式创新领域是“见效快,投资相对低”,也能够及时调整和迭代。
总体来看,目前AI主要应用领域较多的是医疗,广告,销售,营销,商业智能,金融,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些领域。
异形反思AI的文明之恶
生化人,智能人,异形,智能造物。物,又怎可能心安理得,与人类为伍?
感受AI科技美与恶
影片《异性》中大卫的眼神和微笑赤裸裸的展示:愚蠢的人类,创造了我,想统治我,做梦。
纵观人类科技和人文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致力于用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把人来送上太空和其它星球是科学家的愿景和目标;与此同时,哲学家,艺术家通过各类艺术形式不断给人类各种警醒。
比较早期电影和科幻小说中场景是:科技本没有恶,但是被恶人利用给人类的灾难。因此,总是在感叹,纯真的科学家掉入邪恶人手中,潜心研究中的呆萌形象,总是让人扼腕叹息。近年来电影和科幻小说中则是人类直接造物,早就新的物种,试图创造出为人类所驱使的机器奴隶。因此出现的要么物种变异危害人类,要么反被造物者反噬。
到底谁更聪明,更智能?进化论中真正存在高级物种之说还是“高级”一词本来就来自人类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异性》中被智能人造出来的异形轻而易举的手撕人类,呈现的血淋淋的场面,是多么的毛骨悚然。更更可怕的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智能人,他们是真的会思考,而且有同样七情六欲,会创作,懂艺术和设计,且相比人类他们更是不会死的物种,如大卫。未来与智能人谈恋爱结婚等系列伦理问题也将成为研究方向.......那时候,我们人类该如何自处?
电影中,小编认为最可笑的是,傻大胆舰长,听到大卫说:“这个是最完美的物种,别害怕,它缺少的是个宿主”。然后那个自命不凡舰长靠近那个完美物种,摸摸它,研究它,窥视它,然后就没然后了.....,干净利落的成为异形物种的宿主。真真人类骨子里对物的蔑视和对万物好奇的本性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所谓是好奇害死猫。
迷恋科技的可以为它而死;逃避科技的就逃避一切电子设备,给自己断电。这就是人类对科技发展的态度分水岭。
结束语:人类崇尚和迷恋造物,更要尊重所创之物,需要改变的是“高高在上,企图掌控一切的姿态”,否则电影中呈现的反噬也未必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