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的信息化管理学习笔记(二):信息化开发方法

2022-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superkmi

大师兄的信息化管理学习笔记(一):信息化和信息系统

一、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最传统的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遵循面向对象方法。
原型化方法:具有敏捷思想。
面向服务方法:不拘泥于具体实现。

二、结构化方法

  • 开发目标清晰化
  • 开发工作阶段化
  • 开发文档规范化
  • 设计方法结构化
  • 开发周期长
  • 难以适应需求变化
  • 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1. 结构化分析简介
  • 数据流图(DFD)是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从数据传输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
  • 数据字典(DD)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使用数据字典为简单的建模项目。
2. 结构化设计简介
3. 结构化程序设计

三、面向对象方法

  • 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 有利于与用户沟通
  • 缩短开发周期
  • 必须依靠OO技术
  • 大型项目开发困难
  • 不能应用于前期规划
1. 面向对象分析简介
  • 用例图是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是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
  • 类图是显示了模型的静态结构,特别是模型中存在的类、类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与其他类的关系等。
  • 顺序图是将交互关系表示为一个二维图。

四、原型化方法

  • 水平原型:只是功能的导航,并未实现,用于界面。
  • 垂直原型:实现了部分功能,用于复杂算法。
  • 抛弃式原型:达到预期目的后抛弃,用于解决需求不确定性,二义性、含糊性等。
  • 演化式原型:演化成最终系统,用于易于升级和优化的场合,如web项目。
  • 成本和风险降低、速度加快。
  • 以用户为中心,提高成功率。
  • 有利于系统的移交、运行与维护。
  • 开发的环境要求高。
  • 管理水平要求高。

五、面向服务方法

  • 底层的操作代表单个逻辑单元的事物。
  • 第二层的服务代表操作的逻辑分组。
  • 最高层的业务流程则是为了实现特定业务目标而执行的一组长期运行的动作或者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