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吴军讲解的娱乐至死
去年的时候,在每天听本书里听过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当时觉得很有趣,不过还没有多想,今天很意外地听到了吴军老师也在讲这本书,一下子就感兴趣了……
我们的这个时代,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未来会往什么方向偏移,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了。
尼尔·波兹曼在书中指出,今天美国的现实社会,一切观点都渐渐要通过娱乐的方式出现和传播才有效果,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甚至是时代的精神产物。这本书是作者1985年写的,放在今天对比我们中国的现状是否感觉到了一丝相似之处?对比中国,美国的情况更明显,大家都说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竞选就是一场大戏,对于他们的群众,关心的已经不是政治是否正确,而是单方面,单纯的喜不喜欢……是不是觉得挺儿戏的?在现代中国年轻一代也有这样的趋势——有趣比事实更重要,换句话说就说人心比事实很重要。我认为在这两者之间还是略有不同,一方面是应用场景,一方面是一个“度”上。
在西方国家有很多有趣的新闻我们是看不到的,比如加拿大的“绣花枕头”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因为长得好看所以当上了总理,在他的领导下,加拿大居然给杀害美国士兵的恐怖分子卡德尔(Omar Khadr)赔了1050万加元。比如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推行的鸽派妥协……社会稳定高于一切……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物质过剩导致的娱乐至死现象的产生,为什么还会不断强调更高效的生产力呢?在可见的未来里,一定会出现大部分人失业的现象,现实世界里,已经出现了20%人工作的产量就已经能够满足全世界的消耗(发达国家为14%),那么现在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多工作的人?
多余出来的产品是什么呢?不得不说一句:是更多的浪费……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对于国家和大自然而言,最好的选择是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更高效),多余劳动力的精力最好放在哪里,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吧?娱乐至死是一种必然,这个规矩估计跟宇宙法则相似吧(熵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