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用“马后炮”去看清孩子心底的委屈
早餐上的“坏小孩”
三个女人一出戏
中秋假期的一个早晨。家里的上班族和上学族都休息,早餐难得地变成了一顿团圆饭。奶奶依旧坐在妮妮身边,挥动着“小铲子”,向女儿口中填着各类饭菜。我在孩子另一侧,无奈地自顾自吃着。妻子和爷爷则坐在另外两个位置。
“流水线”运转得很顺利,各个环节熟练地完成着“填-嚼-吞-填”的任务。餐桌上依旧传来“再吃一口”、“宝贝儿,多吃点儿,长大个儿”的宣传口号。当然,其中还掺杂着勺子与饭碗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这是妮妮闲着无聊的双手演奏的打击乐。
在这杂乱无章的声响中,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直到妮妮突然将满满一勺粥泼进面前的菜肴中。这动作来得有些突然,不过家长的反应并没有落后多久,几乎同时发出高频的“妮妮!”二字。坐在旁边的奶奶则多说了几句“干嘛呢?别人还吃不吃了?!”
图片来自网络口腔中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妮妮“呜呜呜……”地尝试着发出什么声响。但是,当她看到大人们厌恶的眼神在她身上聚焦在一起时,也失去了解释的耐心。扬起右手,打在了奶奶的身上——这样的方式替她解释了全部——这个坏小孩!“能打奶奶吗?!”奶奶很生气;同时妈妈也以更高的频率发出“妮妮!”的呵斥。在声音还未完全到达的同时,仿佛那一个个犀利的眼神如激光将孩子穿透。
在两束耀眼光束的扫射下,女儿哼唧了几声。从塞得满满当当的嘴里却发不出让人清晰辨认的信息。这杂乱无章的“密码”只能让人更加心烦意乱,“光束”扫射得更加密集。
妮妮不再做无谓的反抗,只是拼命地咀嚼着口中将要溢出的饭菜;妻子安静地吃着,好像刚才的“音爆”耗光了她所有的内力,又像是在为新的冲击积蓄能量;奶奶中断了“流水线”的运转,匆忙地吃完了丰盛的早餐,生气与焦躁挂在了眉心,坠得无法舒展。
安静的男士们
孩子爷爷和我从头至尾保持着安静,有些像没有买票来蹭戏的看客。爷爷的心理我能看出,想说两句,又怕说重了,失去孩子的“信赖”。不说,又担心被奶奶冠以“溺爱”。左右为难的心理塑造着难以形容的表情,在进退维谷中完成了对整个事件的“表态”。唯有急匆匆地追随奶奶离场,宣示了他的立场。
图片来自网络我的沉默始于“流水线”的运行。妮妮的突发事件,让我确实有些吃惊,但仍未因此摆脱对于“流水线”的抵触情绪。或许是因为大脑“内存”较小,一时间因为反复搜索“正面管教”的方法无暇做出其他的“动作”。又或是因为自从接触“正面管教”之后,“冷静”二字镌刻在脑海里,如定海神针抑制着在原来或许早就汹涌喷发的怒火。
让孩子“ZUO”一会儿
戏落幕了。紧闭的房门遮挡了爷爷奶奶的身影;妻子在我的暗示下主动将“舞台”留给了我和孩子。
妮妮下了餐桌,来到自己的玩具世界。一边有心无心地扔着可怜的玩具,一边自言自语着心中的不满。
图片来自网络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抱怨声和摔摔打打的声音渐渐消失,想起了仅剩的“伙伴”——“爸爸,陪我玩会儿吧?”
听着孩子的请求,我知道她的情绪已经平复,我也充分地冷静下来,是时候开始“正面管教”了。
“事后诸葛亮”的意外收获
我来到妮妮身边,开始和她“玩”游戏。我凑到妮妮对面,望着她的眼睛,寻找着四目相对的契机。妮妮冷不丁地一抬头,“爸爸……”显然她被吓了一跳,但似乎又有些许心理准备。
“妮妮刚才不高兴了,是吗?”我试图让妮妮感觉到我对她的理解。
女儿抬了一下头,好像想说些什么,不过一言不发又低下了头,接着点了两下。
看她还没放下戒备,我接着说:“刚才奶奶惹你生气了,是吗?”我希望用这样的话打开她的话匣子,最终达到反省所有错误的目的。
妮妮一听这话,赶紧说:“是的。”我接着问:“为什么呢?什么事惹你生气了呢?”
“我看到碗里有个小虫子,我要把它弄出来,可是不能把粥倒在桌子上啊。那我倒在哪里啊?也不能一直举着啊,就倒在盘子里了。奶奶就说我了……”妮妮说的有些断断续续,情绪有些激动。
女儿的话,彻底将我的预案粉碎。我认为她的无理取闹居然另有隐情,我认为的“坏小孩”居然承受着人们的误解,我认为的真相原来仅仅是“我认为”。如果当时的我不是冷静地死了机,如果当时的我释放了胸中怒火,孩子会忍受更强烈的委屈,那样的后果可能会有很多种,但每一种都会发展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有些后怕,又有些庆幸。
“我认为”是把双刃剑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只是剧情对本文不再重要。大概内容是我重新共情着妮妮的委屈,又和她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委屈和愤怒。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围绕“打人”的错误。详情不在此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简信交流。
言归正传。女儿的一番话给包括在我之内的所有父母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是否连真相都不知道,就自以为是地伤害了孩子”?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很有经验,但正是由于这样的经验让我们面对孩子变得很“霸道无理”。我们用自认为准确无误的“事实”将孩子的行为定性。甚至孩子本身也因此划归到“好”或“坏”的阵营。这是平等的家庭关系吗?这是合格父母该做的事情吗?!
我们总是下意识地用经验判断着孩子“要做什么”,“在想什么”,好像自己是拥有超能力的神仙。
图片来自网络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有类似的经历和感触,家长的“超能力”很多情况下可以预防孩子犯错误或者走向歧途,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预防针。
但同时,家长经常用自己的“超能力”绑架着孩子的思想和感知。似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逃脱不过家长的“掐指一算”。即使孩子试图辩解,也可能会被“你在撒谎”而板上钉钉,不得翻案……此时的“预防针”变成了“毒疫苗”。这是家庭的悲哀,更是教育的耻辱!
我倡导的“马后炮”
“马后炮”一般是指事情发生之后,不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而是事后才解决。对于日常工作而言,这样的态度当然会招致领导的批评和同事的诟病。但对于家庭教育而言,我觉得“马后炮”会发挥自身绝佳的优势。“家庭教育”是打响“马后炮”的最佳舞台。
1、用于彼此冷静的宝贵时间差。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马后炮”的一个特性是“等待”。或许对于日常工作,“等待”和“拖拉”、“懈怠”无异。但对于家庭教育,“等待”会为彼此创建一个良好的,或者说难得的“时空”去冷静。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体谅对方的难处。
图片来自网络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伤人的言行都是彼此互相催促产生。如果任何一方保持沉默,事件都不会升级。正是双方的“配合”,让环境逐渐紧张,最终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家庭教育矛盾中,家长和孩子因为深爱着彼此,自己言行更加激烈,更为高效地完成了“升级”任务。
与之相反,如果能有“等待”的机会。当事双方就能克制自己的言行,“矛盾”会得到控制,问题就会更容易解决。
2、不是不“爆”,时候未到。
不是不“开炮”,时候还不到。换句话说,不是不解决问题,而是更精准地解决。
正如交战双方开战前需要侦查,教育同样需要调查。盲目地“开炮”只会浪费弹药,甚至伤及无辜。假如在妮妮将粥泼入菜肴的第一时间,我同样对她进行严厉批评,那她将蒙受更强烈的委屈。与之类似,在教育过程中,只有耐心地分析完事情的经过,倾听完孩子的所有想法,才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未经侦查的“放炮”,只是一个个毫无意义的“臭子儿”……
图片来自网络教育,我倡导使用“马后炮”,而不是残忍的“遭遇战”。对于势单力孤的孩子,“遭遇战”是不平等的“虐待”。
冷静之后,当双方都有公平的表达权力和积极的诉说意愿时,才是开始解决问题的正确时间。毕竟,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打孩子泄愤,更不是通过孩子感受虚伪的“自尊”。我们真正期望的是,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有爱惜他人尊严的意识,有呵护自身尊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