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岁月.散文援藏·诗文散文

守一份初心,淡然向暖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774人  老葫芦

文/尉小东

(2017年7月15日)

不舍离藏的董馨医生

初心的本色,就是呱呱坠地时的素白。随着岁月流年,被尘世牵绊的事情越来越多,有时明知道结果,却不能自己。

昨日,为迎接援藏医生家属来藏探亲,邀几位好友在宿舍小聚。酣畅之间,援藏医生馨、梅聊到了援任结束,即将返京前带来诸多不舍和不安。席间满是激动之情,甚至好长一段时间都是以泪洗面。

不难理解援藏医生的这份真挚感情。

人生本就是一幕浮云,只知一时缥缈,不知早晚会飘走。与其日后怅惘,不如来藏执一份净念,看看天蓝。

医生梅在北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爱人是同一个医院特护医生,还有一位漂亮可爱的九岁女儿。梅援藏后,这个三口之家的结构猛然发生了变化。爱人在特护病房是不可能天天接送女儿上学放学,还有做饭、辅导等一系列家庭琐事。不得已,辞去公立医院的工作,来到了不用上夜班和规律作息的民营医院。梅当然知道,老公的辞职是为了支持她安心援藏。

岁月沧桑。当有一天,静坐回忆当年,自然会有一抹静静的淡然。在远眺安放昔日光阴深处的回首,并遥望青藏高原的雪山和或雅鲁藏布江,必然感动着岁月诗意的年华,安然存放的是一幕最美的人生。

眼下,安然恬适在西藏夏天的时光,任拉萨柔暖的清风,轻轻地抚过眉间心上。拥有这份安暖,便会不由自主的依恋过去缱绻的一年时光。

馨是一位极富情怀的漂亮医生,一年前刚进受援医院宿舍时,被满屋的苍蝇吓得拖起行李箱就往机场跑。现在,已经离不开酥油茶和风干牛肉的她,已经俨然一个标准的藏族阿佳。馨很怕打雷,可天公就是捉弄人,本来拉萨很少有雷雨天,却就在这几日总也雷声阵阵。让馨每谈此事时,总会洋溢出一丝幸福。她说,只要一打雷,几位藏族学生就会神奇地出现在她的宿舍,陪老师唱歌、陪老师讲故事。

上天许以人类一份坚强,必有一份柔软,置以轻藏远道而来的虔诚灵魂,根植辗转的轮回,彼经纯情相依,静候花开。

风过流年,用深情凝聚的厚重与沧桑,静静地坐在时光深处,感动着岁月素然静美的丰满。

馨一直被藏族同胞拥有朴素的心所感动,尽管援藏医生的任期只有一年,但她却极为珍视这难有的三百六十五天,利用业务时间走访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不分昼夜地传帮带受援医院的学生,培养了非常深厚的师生情谊。一位学生的牧区亲戚被耗牛顶伤腹部。家人连夜送到医院,时值深夜,学生又怕影响老师休息,因为知道老师初来高原睡眠不好。但馨还是被站在屋外的学生手机的亮光叫醒。面对远道而来为自己敬献哈达和叩长头的四位老人,馨哭了,哭了好久。现在一提起这件事,馨还是泪流满面。她说,西藏群众太需要她,太需要能及时为百姓解除病痛的医生了……

许苍生一颗纯真的夙愿,执一份如莲的禅意,轻守一份淡然,安暖舞尽落花的薄凉。

馨有一位京剧唱得特别好的女儿,每每谈到女儿,她就特别自豪,馨习惯性地叫自己的女儿为“小清华”,意在能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她希望女儿将来也能来援藏。在说到自己离开家,不能照顾和辅导女儿,她会突然变得异常的沉静,准确说是一种惘情。尽管她说离开妈妈,女儿会做得更好,但从她眼神中还是看得出来,有许多不放心。

回首一路走来的日子,两位医生都会如数家珍地述说出许多诊疗故事,可就是一谈到家人,都会憧仰许久的沉默。因为她们经过了一年的风雨漫长,没有家人的陪伴,只有下班后一个人回到宿舍的清冷与孤独。

如果说有什么信念,让人可以从寂寞的生活中走出生命的沉稳,那就是一份淡然的努力和内心无比的坚强。

再过几日,馨和梅就要和一批技术援藏的同志离开西藏了,也许这是暂时的离开,也许是今后永远的相隔。

花开必有落,注定要走,不如让它淡淡的去,绕一指落花的氲香,将芬芳轻藏心里,让生活溢满香暖。

援友情是患难情,可以与扛过枪、下过乡的友谊相比。援藏干部都很珍视援友之间的感情,只要在微信群里,无论哪批援友本人或家人有病咨询,援藏医生们都会伸出热情之手。援藏天使们笃信“一次援藏路,一生援藏情”。

情若深时,繁华似锦,一花一世界,一世一双人;情若浅时,柳岸花残,擦肩即陌路,一别一世间。或许时光越快,心便越平淡,那些曾经奋斗的执念,最终都被岁月绘成一幅平静的风景。

越发觉得,生活越艰苦越是令人难忘。总是把心藏在文字里,让安静的文字平静的讲出援藏的故事。或许这份艰苦的美好,只是一份繁华落尽的淡然,而那些风舞流年的回忆,却在这些文字里,依然沁着往日的芳香。

今日的油墨,带着真正的懂得与时光并肩远行,在生命无悔的脉络里,定能安然生香。

清寂的时光总是无语,却将珍重留下美好;温良的岁月总是无声,却将温暖绕在指尖。援藏岁月的峥嵘,终将在心灵栖息的地方,将流年绚丽的烟火,温润成一抹唯美的永恒。

(谨以此文送别一年援任已满的北京援藏医生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