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收录专题心理想法

我给姑姑当保姆(112)一家三口达成一致

2025-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妞

第二天上午我和大祥陪着儿子去了中介公司,和房东委托人坐在一起商谈那套108平的房子。我们到的时候,房东委托人比我们早一阵子到场的。

委托人自我介绍:“我是房东的哥哥,姓吴。”

大祥接上话茬:“昨天我们一家三口看了那套房子,今天想听听吴先生的真实想法。”

“房子你们也看过了,价格也明朗。”显然吴先生有备而来。

“挂牌价是您的预期,我们买房也有自己的预算和期望值。”我顺着大祥的话茬说了自己的想法。

中介的小刘赶忙打圆场:“因为一套房咱们坐在一起都是缘分。看上了房,价格方面咱们好说,各自让一步。”

直接谈价格不符合常理,大祥询问起房子物业费、贷款、暖气费、是否挂靠户口这些事的细节。

吴先生十分笃定:“这套房的房贷早就还清了,我弟弟一家三口的户口已经签到国外。”

小刘补充:“这些我们也调查过,没有任何遗留问题。”

排除掉这些障碍,大祥直奔主题:“价格上咱们再商量一下。”

小刘又接上话茬:“之前我和这位小兄弟就本市同地段的房价、户型、交通有过深入的交流,我们都认同这个价位,不过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就各自让一步。”

儿子笑笑:“我只是个跑腿的,出钱的是这两位,他们的决定才是重要的。”这才几个月不见,儿子竟然学会了这套。

我看看大祥,他十分肯定的语气:“给我们让一万。”

“有点多吧。”吴先生探口气,“我也是受人之托,五千元我能做主,再多我说了不算。”

“那就和房东联系一下,看让多少他能接受。”我也听出了吴先生的画外音,他能做主。

“要不两家各让一步。”小刘 两边斡旋,“吴先生让个中介费,其余的费用他们那边出。”

吴先生愣一下没有表态,小刘继续分享:“中介费是房价的1%,一般是两家各付0.5%。”

大祥也在暗自算账:“中介费才五千多,还不如直接把总价降下来,两边给自付费。”

不亏在商场沉浮过,小刘懂得攻心:“吴先生你给亲戚帮忙,房子合适的价格出手,你也不用再操心,您是干大事的,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别人的事情上。”

果然这波彩虹屁有疗效果,吴先生淡淡说:“这也就是我亲兄弟,要不然我也不会接手这些麻烦事。”

小刘又看看我们一家三口当成和事佬:“这套房本来挂牌也不算高,房东诚心诚意要卖房,您们也是刚需遇到一套合适的房子不容易,我说句公道话,吴先生降八千,八八大家一起发。”

气氛都烘托到这个份上,吴先生终于点头了:“咱就图个好彩头。”

我们一家三口终于松了一口气,儿子看看我,又看看大祥,我俩不约而同地点头,儿子比个胜利的手势。

显然吴先生是有备而来,从包里取出一份房东不动产产证调查,证明房屋没有抵押、查封、也没有设置居住权,房屋原户口已经迁走,学位还在,房东信息详实。

然后又取出一份公正过的授权卖房的委托书。

对方手续齐全,我们这边也拿出诚意,儿子的个人征信、银行流水都没有问题,然后验证了大祥银行卡余额。

看我们双方手续齐全,小刘给出建议:“要不你们两家交一下意向金,这套房子的房号就被锁定。”

我们家没有意见,吴先生也是有备而来,各自缴纳0.5%的房屋中介费,我们这边的费用是儿子出的,紧接着要求我们交定金签合同,我和大祥的手机共同付款2.1万,合同显示我们首付50%。

儿子网签合同备案后,用吃惊的眼光看着我们:‘这是真的吗?’

我点点头,大祥看看我,调侃儿子:“难道我俩还能骗自己的儿子?”

“不是……不是……”儿子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原以为家里能帮我首付30%,我还担心还贷压力有点大,现在你俩这么给力。”

“在你需要的时候支持一把,你的压力会小一点。”我的眼圈不由泛红,“我和你爸亲自体验过没有人托举的滋味有多难,不想你走我们的老路。”

“我们就这点能力,别的忙也帮不上。”大祥语气也有点激动。

毕竟是在中介公司,我们都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走出中介公司,儿子提议:“咱们去吃海鲜自助吧!”

“海鲜自助肯定贵!”在外面吃饭我首先考虑价格。

“走吧,儿子的心意。”大祥不扫兴。

“我先订座位,咱们过去就不用等。”儿子掏出手机一顿操作,“走吧!”

心情愉快,一家三口二十分钟后就到了海鲜自助店。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大、气派。

大祥悄悄告诉我:“咱们今天多吃点,儿子出了那么多钱。”

“吃回来!”我也配合。

我们预定的三人座位是卡座,三个独立的小锅,刚坐定儿子就给我们科普:“不要着急慢慢吃,先吃好吃的。”

我们先去调了料碗,然后各自端着托盘选食材。可谓是应有尽有,我首选了大虾、牛蛙,那些不常见的海鲜不敢选。

儿子鼓励我:“每一样都尝尝,好不容易来一趟。”

我又选了龙虾和鲍鱼,还有生蚝。

大祥倒是不客气,噼里啪啦端了一大盘子。

儿子拿回来的花样比较多,除了海鲜,还有甜品和果汁。

食材就位,儿子又贴心地问我俩喝什么,我选了咖啡,大祥要了饮料。

锅底咕嘟嘟,我们往自己锅里下食材,儿子这才慢悠悠地说:“你俩就那点工资,买房还要供我上学,偶尔往老家寄钱,怎么存到的这50万?”

“咱们家一直计划经济,一个人的收入支撑生活,另一个人的工资存下来。年底发个补助啥的当成家庭生活备用金,要不然遇到奶奶那边、姥姥家有事怎么办、”我给儿子分享了这些年的经济管理。

“房价总共104.2万,定金交了2.1万,卡里还有50万,以后办手续陆陆续续契税啥的可能还要好几千,这部分钱你自己出。”大祥给儿子透底,“我们再给自己攒点钱把房子置换到师部,打听过咱们家现在的房子学区好能卖出价格,师部环境好,我们买个小两居,重新装一下就好。”

“我在心里算了一笔账,首付高,贷款20年每个月的房贷用公积金抵挡一部分,一个月商贷大概1500元,不过不用交房租,压力不大。”儿子这样底气十足,“我每个月结余的钱以后装修用。”

“目前公积金余额有多少?”我不放心地问。

“前面租房取了一部分,现在可能有两万。”儿子脱口而出。

“这笔钱留着当还贷的备用金吧,要是遇到裁员,或者换工作资金链会断裂。”大祥说得有板有眼。

“我知道了。”儿子又贴心地告诉我们,“房子到手我也不打算出租给别人一间房,小长假或者春节你俩到这边过,或者我们一起出去玩。”

这番话让我俩倍感欣慰,儿子终于长大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