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正面管教
陈意文老师的巜家庭中的正面管教》21天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同时也是每一个家长的习惯养成的教科书。她说只要坚持21天,就会对习惯产生影响,进而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改变以往与孩子沟通的模式,有效继续,无效改变,轻松快乐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养成生活中的好习惯。让孩子觉得父母跟她是一伙的,拉进彼此关系。掌握以下11个方法,会让你更加自信,更加快乐开心哦。
1、成果问句
确定来谈动机和目的。
“今天你觉得我们讨论什么主题对你是最重要的?”
在理解、共情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事情来恰如其分的提出以引起来访者的思考。
2、奇迹问句
引导当事人想象问题解决之后的美好愿景,细节以及正向影响为何。
“如果一觉醒来,问题都解决了,你会注意到什么,便知道奇迹已经发生了?”
容易笑场的问句,所以必须进入来访者的脉络,聊透了以后再慎重使用。
3、假设问句
通过预设性问句来形成当事人期待的目标及其愿景。
“当问题已经解决了,你如何可以得知?”
假设的不一定是真的,以此给来访者以放松安全的环境,从而开口并予以思考。
4、例外问句
引导当事人看到事情不发生或者较少发生时刻,探讨这些时刻是如何发生的。
“以前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发生过,那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虽然负向,但是正向。要多关注正向的一面并应用于咨询当中,找到成功经验并尝试应用于现在,提升来访者的自信心和赋能感,从而运用找到的资源来解决问题。
5、差异问句
邀请当事人思考与回答:于目前现况与例外经验之间,或者,目前现况与美好愿望之间,有何不同的细节。
“在你能平静念书的时候,会跟现在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发现这样的差异的?”
探寻目标,次目标,小目标,找到事情已经解决以后跟现在有什么不同,从而给予来访者以希望感!
6、应对问句
询问当事人一些很小的,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行动与动力从何而来的,特别是当事人针对问题情境的自发应对与处理。
“在这么难的情况下,您是怎么熬过来的?”
同理、共情的同时,引导来访者找到已经做到的成功经验和例外资源,从而拥有希望感和被赋能。
7、评量问句
以1---10分,请当事人进行评量。
“如果能让自己平静下来是10分,现在是几分?”
把美好正向目标设置在10分的位置上,让来访者在评量中也能汲取到能量,并可推进一小步的行动,自我澄清,找到资源,增加信心和力量。
8、关系问句
找出当事人的重要他人,并将运用于当事人的互动脉络中的一个问句。
“大宝,今天作业完成时间这么早,如果爸爸知道了,你猜,他会说什么?”
要觉察到谁是来访者的重要他人,在目标和别人对他的期待中找到力量。还可以与循环问句结合使用。
9、赞美
赞美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咨询师能给的“最有效的赞美”,是通过提问问句,让当事人在回答过程中,吐露自己的能力、自觉与善意,在此同时,当事人也能对成功的方法更为意识化,并对个人自我价值更为提升。
“大宝,妈妈看见你今天主动写功课,我好开心,你是怎么做到的,爸爸知道了,他会说对你说些什么?”
真诚,具体,贴切、不夸大、不敷衍、不言过其实、不讽刺、不比较的赞美会让来访者获是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从而更有能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10、追踪问句
若当事人找到愿意尝试的一个方向时,咨询师会继续追问如何具体执行的行动细节,或者,积极引导当事人如何将晤谈过程所得,持续运用至平日行为或晤谈结束后的生活,以强化当事人之行动执行力与落实性。
“当你看到什么感觉一直维持在进步的轨道上?看到什么就知道自己又有进步了?其他人又如何知道?”
根据找到的方向,具体化,把握细节、深挖,聊细、聊透,从而予以强化并实施。
11、还有呢?
看似普通却非常重要的问句。
“What else?”
多问,多用,继续用。来访者持续回应就可以把所有有效资源、例外、成功经验、美好愿景等进行所有联想、平行和扩大思考,起到解决问题的催化作用。
21天养成好习惯,从能做到的每一小步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