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写实主义,那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文学空间

发现自我,扬长也用短

2020-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秋天的桃树

柏格森说,“性格是一个人看不见的本质。”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性格,而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长处,也有短处。

传统的观念是让我们“扬长避短”。许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的“扬长”不过是在模仿别人的长处,把自己雕刻成别人的模样。实际上,我们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和别人展开竞争,我们越努力就越焦虑,而越焦虑就越努力。我们越是看别人赢得轻轻松松,我们就越是要努力得轰轰烈烈。我们不断给自己撰写励志的剧本,催促自己继续努力,好再去迎接下一个失败。其实,当我们真正找到自己的长处,我们并不需要过分努力。胜利者是善于发现自己长处的人,而我们的长处就是我们的稀缺性。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稀缺性,那么我们就是竞争规则的定义者,我们躺赢。发现我们的稀缺性,也就是发现自我,详见《心理分析的目标——发现自我》

另外一面,传统观念中的“避短”往往意味着对我们性格中某一部分的回避,让我们选择性地接受完整的自我,并且让我们不自觉地去压抑性格中的某个部分。我们骗自己,我们没有这样的缺点。我们狠狠地回击那些指出我们短处的人,我们远远地躲开那些暴露我们短处的事。我们越是骗自己没有这样或那样的短处,我们就越是对自己持有偏见。事实上,我们的短处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我们的短处能够用在合适的地方,短处甚至可以变成长处。

无论我们是在模仿别人的时候,还是在回避自己的时候,我们都不是做自己,我们都很别扭。穿上扫罗王战衣的大卫,掷不出战胜歌利亚的石头。只要我们性格中的任何部分——无论是长处还是短处——被压抑着,只要我们没有完全接受自我,潜意识就会让我们在行为上补偿那些被压抑的部分,而这种补偿方式却很难被意识所察觉。

潜意识要求我们做自己,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既有长处、又有短处的人,一个真实的人。如果我们的意识向潜意识开放,那么潜意识就会帮助意识积极发展我们的长处,也客观面对我们的短处(详见《如何发现自我——认识潜意识的奥秘》)。当潜意识和意识处于这样一种和谐的状态,我们不仅可以“扬长”,还可以“用短”。

以色列人的始祖雅各(后改名为“以色列”)有十二个儿子,这十二个儿子就是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在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中,两兄弟西缅和利未的性格非常残忍和暴躁。有一次,以色列全家来到一个城中,城中的王子侮辱了雅各的女儿。王子因为真心喜欢女孩,欢迎以色列人在城中居住、做买卖和置产业,并且送上贵重的礼物来求亲。雅各的儿子们却因为妹妹受辱而极度愤怒,他们假装答应,只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让城中所有男人行割礼。王子因为真心喜欢雅各的女儿,就爽快地答应了,命令全城男人行割礼。正当大家行完割礼还在疼痛的时候,西缅和利未用刀剑将全城男人杀掉,不留一人。以色列人也将全城一切货财、孩子和妇女都掳掠去了。

雅各临终前,对十二个儿子祝福的时候,却对西缅和利未说,“西缅和利未是弟兄,他们的刀剑是残忍的器具……他们趁怒杀害人命,任意砍断牛腿大筋。他们的怒气暴烈可咒,他们的忿恨残忍可诅……”本来应该祝福儿子的时候,老父亲却念念不忘儿子的短处,可见西缅和利未的性格确实非常残忍和暴躁,也给以色列全家带来了不少麻烦。

但是,是否这种性格能够被压抑,从而从人的自我中消失呢?又或者,这种性格中的短处也有可能派上用场呢?

当摩西率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之后,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多年。有一次,以色列人集体背叛摩西,而利未人却挺身而出。利未人不仅用刀剑护卫了摩西,而且干净利落地将背叛者斩尽杀绝。不过,这一次却没有西缅。就是因为这件事,利未人立下了大功。后来,利未支派成为以色列中唯一有资格成为祭司的支派,而祭司在以色列中享受极高的殊荣。祭司的工作需要经常杀牛宰羊,正好用上了利未人与生俱来的特点。残忍和暴躁本来是利未人性格中的短处,却能够在特殊的情况下转化为果敢和坚定,并且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关键点。

许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你越是禁止孩子干什么,孩子就越是要干什么。有时,你感觉到孩子是真心希望不再做你所禁止的事情,但却仍旧时不时地继续犯错。你很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故意逆反,而且嘴上答应却还是一错再错呢?

潜意识要求孩子保留完整的自我。如果家长仅仅禁止孩子去做某件事,那么潜意识不会出来影响孩子的行为。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言语否定了孩子的自我,那么孩子的潜意识会反抗这种否定,并且绕过孩子的意识从行为上补偿那些未被满足的愿望。

关键之处在于家长对孩子的言语,而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指令。家长当然应该禁止那些不该让孩子做的事情,并且当孩子违法家长指令的时候,家长也应该批评指正。但是,家长需要非常小心,不能从批评孩子的一个具体行为上升到否定孩子的自我。家长可以说,这件事你做得不对,而你应该如何做。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说“我从此不管你了”、“你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我对你不抱任何期望了”或诸如此类的话,孩子在理性尚未发展到可以支配情绪的情况下,非常容易解读为——我是一个不被家长接受的孩子。当孩子感觉到不被接受的时候,孩子的性格中就会埋藏着一种不为意识所察觉的伤害。

让孩子真正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方法,是家长能够接受孩子完整的自我。即便在孩子做出不值得被信任的行为的时候,家长仍旧可以选择信任孩子,但同时指出孩子具体的错误。家长可以耐心地帮助孩子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在这些具体问题之上,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学习管理自己,从不及格做到及格,从及格做到80分,从80分做到100分。如果孩子可以从小就管理好自己,那么在孩子人生的长路上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长处及短处。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毫无保留地接受。因此,我们可以从自己接受自己开始。做自己,才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做自己,也需要接受自己的短处。也许,有一天,我们的短处也可能成为长处。能够接受自己短处的人,才能够包容别人的短处。并且,当别人的短处无意中伤害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心存温暖。

2020年12月21日,杭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