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自由写作.转型与蜕变

《小说课2偷故事的人》 读书笔记(一)

2017-04-11  本文已影响977人  真言臻宇


自由写作30天.转型与蜕变第二期第10篇

十二袋金币之中,只有一袋是伪币。真币每一枚重十克,伪币重九克。请问最少必须秤几次,才能找出哪一袋是伪币?

许荣哲,号称台湾70后最会说故事的作家,凭着上面这道数学题让我拜服了他的理论,勾着我看完了他这两本《小说课》,也觉颇为有趣。

今天,也在此借这道题摆一摆。

作者开篇序言中,从记录片《寻找小糖人》的创作过过程,引发自己的类似故事,而有小说家是偷故事的人缘起。

你过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成为未来人生的伏笔。
小说因为这样而精彩,人生因为这样而值得活。

下文,学习钱锺书把书看成读书笔记的方式,通过一些摘录和串联,来记录书中一些“偷故事”的技巧思路与练习方式。基本皆为框架,如果对具体内容有兴趣,推荐看原书,还是挺有意思的。

此外在笔记(一)部分中,有两个是可以不用看原书,就可以玩玩儿的练习:
第一是故事公式。曾拿来和女儿分享,并且游戏式的互动练习,个人感觉效果很好。特别适合教给小朋友,非常好记也好用,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一个故事。

第二是关于情节的创意练习,就是通过开脑洞,用一堆饭粒换一个宝藏之类。个人对此很有兴趣,准备哪天根据提示,专门仿写一篇类似《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的习作。


一、故事:

让你可以三分钟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只要用“七个问题”的梦想般故事公式:
问题一、主人公的“梦想”(目标)是什么?
问题二、他的“原罪”(阻碍)是什么?
问题三、他如何“努力”?
问题四、“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问题五、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一切吗?
问题六、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问题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作者特别用“梦想”代替“目标”,“原罪”代替“阻碍”,因为:
“梦想”比较接近心灵的层次,“目标”则容易沦为表象的层级。
而“原罪”更复杂一点儿,按照基督的教义之一,因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命令,犯下罪过,因而失去了上帝的恩宠,此罪流传给后世,延绵不绝,是为“原罪”。

所以说一般先有目标,随后才相对产生阻碍,而原罪正好相反:

原罪本来就存在了,只是梦想出现时,它才被凸显出来。

看到这句时,回想看过的小说,发现这个替换实在高级,令人击案称赞。
人的梦想尝尝连结到内在的心灵,所以创作出来的故事不知不觉就会脱离匠气的造作,给人一种柔软、温度、心的感受。

二、情节
情节是让读者忍不住问“为什么”的部分,是让故事散发致命的吸引力的部分。

所谓“故事”就是依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至于“情节”则是按照“因果逻辑”安排的事件。-------《小说面面观》E.M.福斯特

故事就像散落一地、未经拼凑的积木,彼此之间没什么关联;情节则像积木的“卯”和“榫”,一个凹,一个凸,当凹和凸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具体的东西就会慢慢成形。要把故事说得好,就必须适度的将事件“情节”化(卯榫化);也就是利用“因为、所以”,把事件一个接一个紧密联结起来。这样读者才会被故事“勾住”。

“每告诉小孩一个答案,就是剥夺一次他的学习机会。”--皮亚杰 儿童心理学家

作者通过拆解了安徒生童话《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里所展现的不合理交换:马-牛-羊-鹅-鸡-烂苹果-吻-金币。以此引出了一个写小说的理念:

凡事皆有可能,其实什么都可以交换,重点在于你能不能说出自己的道理,也就是“自圆其说”。

这也是一个可以做的创意写作练习:

任意写下两个极端的东西,一个不值钱,一个值钱(最好一个具体如“宝藏”,一个抽象如“爱情”),然后经过N次交换,把这两样东西交换过来。
例如:眼泪vs宝藏 / 火柴vs爱情 / 饭粒vs 王位

三、两难
这部分从爱人和妈掉到水里,先救谁的两难,到囚徒困境,通过拆借《挥手的宝宝》,《reborn》和幽默小说家托克顿的《美女,还是老虎?》,《余震》几个故事,详解了如何运用两难,甚至双重,三重的两难,来让故事勾人。
并且点出:“两难”只是阶段性任务,后续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好的诗人用偷的,坏的诗人用借的。---艾略特

因为用借的就得还回去,用偷的就是你的了。这里的“偷”,指的不是外在形式,而是事物的核心。

这一部分,最深刻印象是作者关于《余震》中妈妈在两难困境时选择到底是就一儿一女中的哪一个的部分,一句“救弟弟”背后的玄机,让我对于写作的用词考虑多了一分理解。

好奇问问读者:有多少人,看到这儿,还在想着文头的数学题,答案到底是什么?

(未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