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遇见自己向上

你迷茫,是因为还没找到自己

2016-06-01  本文已影响2235人  王茯苓


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过来倾诉,说自己很迷茫和困惑,不知人生该何去何从。

我平时很少聊天,但深知她夜里来信息,一定是很无助了,所以就聊开了。

以下是我们的聊天纪录摘录:

我:你觉得自己喜欢什么?

她:音乐、读书、旅游、摄影、学英语……

我:爱好这么广泛,你觉得自己对哪一项最有热情?

她:很难说。有时喜欢听歌,有时也发奋学英语。

我:那你觉得自己哪方面最擅长?

这一次,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答:不知道啊……我好像没有很厉害的方面。嗯……可能是语言吧?哦不,专八没过。我音乐方面还不错,小时候钢琴过了八级的……其它的,就没什么特别的了。

我:考试考得不好,也不代表你没天赋的。你最向往的工作是什么?

她过了好几分钟,才发过来一段语音:我最近工作烦得很……(此处省略吐槽工作和老板的200字)。

我接着问:既然不喜欢这份工作,那你想做什么?

她:我一直想成为摄影师,可是又怕摄影找不到工作。搞摄影,很难做出头……

我想,我大概知道她为什么那么迷茫了。二十几岁的人,在职场打拼过几年。看着老板的脸色,做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过着苦逼的日子,拿着年薪买不起魔都厕所的工资。每天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自己的窝,觉得忙累而空荡。一觉醒来,第二天又要重复同样的日子。在某些夜深人静无法入睡时,她可能会忍不住问自己:这该死的日子何时到头?幸福的生活到底在哪儿?心里有很多想法,但又不敢尝试,于是陷在一个闭环里,恶性循环地迷茫着。

我能理解她的痛,因为我也有过在只听到自己呼吸声的夜里,想着生活是为了什么的时候。能走出来,也是因为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要如何才能让自己内心相对平静地朝着想去的方向而去。

说到底,这些迷茫,不是因为没有兴趣,而是兴趣多而不精。不是因为懂得生活,而是忙于应付生活而没去真正地生活。不是因为懂得自己要什么,其实是还没好好认识自己、找到自己。


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人生。

- 苏格拉底

认识自己,说起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能越早认识自己的人,生活会早些变得轻盈,会少了很多迷茫和困惑。虽然生活不会因此变得一帆风顺,但会走得坚定一些。

工作占去我们至少1/3的时间,很多人的迷茫也是来自于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先认识自己,再来做职业生涯规划,就好比考试前你已经温习好,待考试来临时你也会胸有成竹。

要知道,不管选择任何一条路,都是困难的。认识了自己,不代表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而是认识了自己,那条路会清晰地展现在你跟前,所有将要面临的问题将会诚实地摊在你面前,你可以更从容地准备如何应对。

如何认识自己,你可以试一试以下的几个步骤和方法:

1.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第一步先从分析自己想要的生活开始。这就好比你想把人生当作一个项目来经营,那么你得在项目设计时,把目标设定好。这样,才避免迷路。

有个很好的朋友叫浅浅,在过去的10年工作中,一直跟劳模一样,非常拼命。常在约会时,边吃还要边接工作电话。她在每一间公司都很卖命,好几次都做到职业倦怠扛不下去了,不得已辞职。她就这样像老牛一样耕耘,换了一个又一个行业、一个又一个工种。简历上可以列出很长一串工作经验,只可惜换来换去,似乎都还是基础的岗位。当问她想做什么时,她回答说,做什么都可以,只要能赚大钱买房子。我不忍心告诉她,什么都可以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另外一个朋友申申。本科毕业前就已经知道不喜欢本专业,而喜欢物流。她在大学时就已经开始看相关的书,毕业时找了一家公司,从物流相关的基础工作做起。起步工资不高,但她说没关系,够吃饭付房租就行,关键是学习经验、摸点门道。工作一年后,她考取了香港某大学物流相关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顺利地留在香港,从事物流相关工作,起点不低。毕业后的5年间,她已经在一家知名大企业做到了中层。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很清晰的目标意识,让她在换行业上打了一场漂亮的仗。

相信你并不想成为浅浅,又或者不像申申,很早就已经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你确实还没想清楚,那就把心态放开,包容一切的可能性吧。你需要做的,就是跟从自己的兴趣和内心,大胆试一试不同的事情,看看自己在坚持努力一段时间后的成果如何。你喜欢并擅长的,再辛苦你都会有激情去坚持,也比较容易会做出成绩。而如果你尝试了,努力后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似乎没什么激情、觉得很勉强自己,那你也从而了解到此路不通。

很多时候,那些尝试看似是失败,但其实是你向生活缴的学费。那些走过的弯路都算数,不会白走。它们刻在你的思维和经历里,想抹也抹不掉。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在这社会上安生立命的方式。找到了,心就不会再慌乱。这,其实是找到和社会相处的最舒服的姿态。

2.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长短处和兴趣点。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我心目中的大神加德纳,首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八种智能),认为人不应被限定为某一项智力类型,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一套独特的智力组合体系。

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行,很有可能,你只是还没发现自己的宝贝藏在哪里而已。你学校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不代表你的智能不行,因为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为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如果你做传统的IQ智力测验得分不高,那也只说明你的逻辑数学、语文、和空间智能稍薄弱,不代表你的其它智能不佳。

加德纳认为过去人们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应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说,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可以测量其解决问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这也精准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考试不行,却在事业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这也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看起来很聪明,但各方面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发现自己的智能强项,会给你无比的信心。这个理论曾经给了一个数学超弱的我,无比的信心,也希望它能带给你更多的希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加德纳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一书提到,人的智能有七个范畴(后增至八个)。包括:

1.语文智能:包括口头语言运用及文字书写的能力,喜欢文字游戏、阅读、讨论和作。比如简书上的很多简友。

2.逻辑数学智能:喜欢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和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这不是说的理工男和程序猿(员)吗?

3.空间智能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使用意向和图像来思考的。比如画家、建筑师,比如高更。

4.肢体动觉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他们喜欢动手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喜欢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比如姚明。

5.音乐智能:音乐智能强的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对节奏、音调等较具敏感性。在学习时是透过节奏旋律来思考。比如马友友。

6.人际智能:这类人对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比较敏感。喜欢参与团体互动,比较愿意找人帮忙或教人做事。他们通常在团队中比较有影响力。比如卡内基。

7.内省智能:他们能自我了解自己,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反思自己的优劣,常自省以规划人生,爱独处。比如那些哲学家。

8.自然观察: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的能力。比如那些能跟熊进行良好的互动的人。

梵高是空间智能达到了极致而人际智能很弱的人。王小波是语文、逻辑、内省智能都很强的人,至于他的肢体动觉智能,从他在美国帮人装修的故事来看,我猜不会太好。你瞧,你并不需要面面俱到,也不一定要考试厉害,努力发挥强项,同样可以过一个有意义且有趣的人生。此外,找到自己的智能组合,你会变得自信。

了解自我智能构成后,建议你做一个“加减趣”的分析,以对自身的优劣势进行全面的检视。简单做法为,将自己的长处、短处、兴趣列表如下并思考:

个人建议:你不管找工作还是做其它事,都要扬长避短。但无论怎样,都要做自己觉得有趣、有激情的事情。至于短处,你要是觉得这个短板必须要补,那就投资自己,开始学习。而如果这个短板是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弥补的,那何乐而不为?

3.保持开放心态,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

1)尝试问问刚认识不久的朋友对你的评价。新朋友所看到的,一般是你希望给别人看到的样子,是你的外衣,用于交际的一面。

2)诚恳地问问老友。他们知道你后背哪里长着一颗痣,几岁时被哪个贱人甩过。他们可以对你推心置腹,并诚恳地告诉你:你这个人就是太好强,有时只顾着自己。但依然支持你。

3)问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怎么知道此人是否值得信任?简单的方法是询问一个严肃的问题,比如人生规划。如果他不开玩笑,不立即给结论,不会丢给你一句“加油”就停,而是会丢给你更多的问题,让你去想清楚,这样的人比较值得信赖。这代表他们愿意倾听,并且就事论事,不轻易帮你下结论,会让你自己去做结论。

4)问问兄弟姐妹(此处独生子女默默躺枪),问比较熟悉的堂一辈儿或表字辈儿的亲戚。他们跟你一起长大,最清楚你所有的脾气和过往。他们会对你如实相告,且会给你积极的支持。

特别提示:对他人的回答,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管听到什么,都不要反应过度。很可能你听到的那个人,你会觉得陌生,或根本很贱。但接纳自己的本来的样子,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起点。

其它方法:

1.录一段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影像。有些人自我感觉很好,觉得自己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谈笑间灰飞烟灭。可影像却可能会赤裸裸地展示给你一个木讷、僵硬、还有点儿二的呆瓜。

2.做做减法。如果不幸以上都还无法帮到你,那建议你做做减法。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时,可以先想想自己不要什么。找个安静的地方独处,问问自己绝对不要什么,然后将它从人生的规划中划掉。有时,排除法也是一种找自己的好办法。

亲爱的你,如果正迷茫着,试试以上,又何妨?


推荐阅读:

1.《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Howard Gardener著,1983。

2.测试多元智能组合的推荐网页:

测试(中文版)

测试(英文版)

如果你想看看我的小说散文集。目前仅支持微信支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