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书语者》的解读 --摘抄
读了《书语者》,首先我知道了这本书写的是美国的唐娜林·米勒老师亲身经历的事情。我觉得她要传播一种信念,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这本书共分七章,前面有译者序和作者自序,后面有后记和三个附录以及一些好书的推荐索引,并且强调专门为中国孩子推荐。米勒老师虽说执教的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和社会课,但我觉得她除了是一个超级书迷之外,还是一个研究者和传播者。并不像她自己在自序里所说的那样,不是专门研究阅读的学者,只是一位教阅读的老师,也没有博士学位,可她所做出的贡献要远远超越这些。米勒老师崇尚自由阅读和独立阅读,通过自己的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可操作的办法,比如:如何建立班级图书馆、阅读要求的框架是怎样的、如何建立阅读工作坊、如何通过大声朗读介绍作者、怎样引导学生写书评等等……她还开玩笑的跟大家说“尽管把对你有用的好点子都‘偷’去吧。”哈哈,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充满幽默风趣而且毫无保留的老师呀!
米勒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章写的是“再回首”,共分了5个小节。分别是如梦初醒、陷入迷茫、何去何从、踏上正途、在摸索中前行。通过了解我知道了米勒老师的童年几乎是在埋头读书中度过的,她妈妈经常在上下班途中教她认识一些路标或者指示牌什么的,很快她就能自己读书了。后来又认识了她的丈夫,也是个爱读书的人,两个人之间除了言语之外更多的交流就是书。米勒老师提到,她的妈妈就是她的世界,也是妈妈将阅读带进了这个世界。我觉得也许这位妈妈是无意中这么做的,但也由此说明妈妈在孩子最初的语言世界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孩子对周围新生事物的认识,妈妈足以能够开启孩子的智慧,为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米勒老师与两个女儿的共读时光,是她人生最美的回忆之一。对比我本人,实在惭愧多多,在女儿小时候很少陪伴她读书,甚至连影子都找不到,是因为我不够热爱阅读也没有想起来,仅仅从经济层面做出支持而已。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去查寝,看到上幼儿园的贤贤小朋友满脸委屈在爸爸身边坐着,我问这是啥情况呢?原来是贤贤闹着要爸爸给她读书,可是爸爸工作了一天已经很疲惫,嗓子疼的没法读。旁边的军营老师说要给她读书,贤贤根本不接受,自然也不买我的帐,即使我平时和贤贤小朋友再熟悉也是没用的。看来亲子阅读的价值对孩子来说,不是任何旁人能够轻易取代的,因为亲子阅读包含了孩子的幸福和快乐。
米勒老师对书的阅读和热爱决定了她的生活,她接触的朋友同属于那种对书痴迷的类型。她甚至会打着手电筒在被子里看书,出门的时候和朋友们聊书,这是不是入魔了呢?米勒谈到:阅读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情感的过程。我想应该指的就是“走心”吧,如果阅读走不了心,读了也是白读。
第二章写的是“每个人都是读者”。分别是几则发生在学生身上与读书相关的案例、研究读者的类型、学习的环境、以及学生调查问卷,我们也可以完全借鉴调查问卷(42到48页),只要是对我们有帮助的。在米勒的教室里,学生可以自由的选书和读书。她的学生可以兴奋的抓起一本书,互相推荐,也向老师推荐,似乎一个疯狂的股票交易大厅。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热闹的场景呢?刚开始,学生的阅读体验并不完全一致,所以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比如没有达到最低阅读水平的“挣扎型读者”和需要勤加督促才拿起一本书的“被动型读者”,以及老师可以靠边站的“地下型读者”。我觉得自己可能比“挣扎型”稍微好那么一点点,正在努力。我非常认可米勒的“还学生本来的样子”此种观点,这样做会使学生优势更突出,劣势不断完善。
第三章“总有一个时间,总有一个地点”告诉我们,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忙,都必须找时间读书,不然就选择做一个无知的人。米勒老师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她写道:“书是飞机,是火车,是路。书是目的地,是旅程,是家。”也就是说无论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出现,总离不了阅读,她认为自己在书中找到了自己。她把这种期望强烈的给了自己的学生,但是孩子们要忙于足球训练、童子军活动、家庭作业和各种杂事等,看起来也并不很轻松,这种情况国外和国内应该是相通的,那么如何实现自由阅读呢?米勒老师就从自己的课堂入手,她保证每节课上都给学生15分钟的独立阅读时间,而且由刚开始的硬性规定到后来学生形成自觉的日常习惯。学生已经知道阅读是老师期望的事情,就像是每天刷牙一样正常。对比我们学校,每天都给孩子们固定的读书时间,只要一到点儿,孩子们不用督促就知道该干什么了,这自然也是内化成了一种习惯,很好的良性循环。
我有些不理解的是,在54页米勒老师说她每天要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和社会课,每班约两个半小时。每天有语文课很正常,难道每天也都有社会课吗?每班约两个半小时,那加起来就是约5小时了,米勒怎么有如此超级好的精力呢?她一天上班几小时呢?身体能吃得消吗?他们的学生一天在校多长时间呢?我很好奇为什么每天都有社会课呢?是不是与他们的国情有关?米勒老师备课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任何不符合这个目标的教学设计都不在她考虑范围之内。另外,她训练学生只要进入教室就拿起书读,没有分秒可以浪费的时间,她本人就是把所有零碎时间用来阅读,不管到哪里都随身带本书。我相信读的最多的学生,在其他方面也差不到哪儿去。关键是读进去、深入读、有想法,无形中一种庞大的力量就会聚集起来。
米勒的学生进到图书馆后也是好样的,因为没有人会闲逛,也没有人扎堆聊天。而她同样超级喜欢读书的丈夫唐竟会在下班路上边走边看书,结果一不小心撞到了街边的一棵书上。她的学生大多已经成为偷时间读书的高手,比如在68页给出了米勒的学生不同寻常的阅读场所:淋浴间、空浴缸、床底下、杂货店、衣柜里、屋顶上、楼梯上、把狗当枕头、打开的汽车后备箱……是不是很可笑呢?
第四章谈到了“阅读的自由”。米勒告诉学生:总有一本书在等着你,如果觉得读起来太难或者无聊,那就放下再选。不要因为选错了书放慢了读书的脚步,也不要觉得一本书只要开始读了就必须读完。她给学生推荐的书很广泛,在80页有记录。她要求学生一年要读40本书,可以是诗集、传统文学、写实小说、历史小说、奇幻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小说、知识类、传记等等。我想对于我来说,如果不是学校给我发书读的话,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想到要读这些书,阅读能力也不会提高这么快。在第101页米勒老师提到了读书笔记,其实就是想通过相互私语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相当于我们在书上写下批注原因也在于此。
第五章是“言传身教”。在第108页写到如果我们在学生离开学校时,依然没能让他们爱上阅读,那么就是制造不读书的成年人(这些学生将来会成为父母和老师)。我觉得虽然说的有点严重,但也有可能成为社会问题。如果不是天生的读者,那就需要后天培养。父母和老师同样都是引领者,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阅读的榜样。在第115页提到了成年人应该读童书,我觉得是亲子阅读的话还行,因为感觉不一样;如果做不到亲子阅读,可能就不太想读了。而对于老师来说,你应该是教室里阅读能力最强、最资深的读者。如果每天都怀着对阅读的热爱站在学生面前,就一定要激励学生去做这件事情。
第六章是“斩断束缚”。读完之后给我的感觉是不要做任何无效的阅读,全班共读一本书是不可取的做法,可以朗读给学生听或者分享阅读;不要让与阅读无关的活动占领课堂,也不要讲太多文学概念和技巧;是教读者,而不是教书本。在很多课堂上不能是无休止的练习加死记硬背,因为这是在教怎么考试。我认为我们学校存在这种弊端的的可能性不太大。米勒老师正是发现了这一特点从而放弃了读书报告和正式的读书分享会,采用两个替代做法就是图书推介和图书评论,也就是为书做广告和指导学生写书评,这样做等于学生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第七章“放手”。这一章给我的感觉是:米勒老师与学生共同走过的路,让她找回自己也找回了一直以来对阅读的理解。她这样表达对学生的爱-------把书放到他们手里,观察学生是怎样的人,并留意他们的喜怒哀乐。她希望书能成为她生命中永久的延续,如果学生在这一年之后,记得曾经读过很多书,将心满意足。这是米勒老师发自内心的感慨,她给每个学生成为读者的机会,放手让学生热爱并坚持去读,毫无保留的传播给学生受益一生的宝贵经验。从这点初衷跟同样的美国教育家雷夫·艾斯奎斯很相似,他们都是我们很好的榜样!
此书的后记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凯勒市三一草原小学的校长罗恩·迈尔斯博士写的。他对米勒老师所做的一切给出了极大的肯定,他说自己的责任就是去创造一种适宜的教学环境,找到有同样信念的老师,让阅读给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校园之外更广阔的天地。罗恩校长坚信:阅读不只是一个分数,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应担起的责任,所有的学生都应是读者而非考试的机器。在米勒的课堂上已经很好的验证这一点:阅读是一切的基础。
结束语:为了孩子,我们不能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