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祭祖

2021-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花开无声201

花开花落叶又长,又是一年清明时。走在山里,曲曲折折分不清楚方向,一脚浅,一脚深,不是枯枝,就是不知名的植物,哪里有路,是领路人在用心丈量着走,后面跟着。

满山的树,笔直的,弯曲的,倒地的,枯黄的,还有依树而生的各种藤蔓,耳边响起司藤那句经典,“我长在西南密林,抬首是天,低头是地,风霜雨露,日月精华,想开花就开花,想不开花就不开花,想爱谁就去爱,不爱我我就走。”自在肆意不过如此,何必羡慕世间之人呢?

风携带着些许硝烟袭来,远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还有映着蓝天的星星点点,失了在夜间璀璨光芒的是烟花。坟前,大家郑重地在举行各种仪式,家族里的男丁要每人添一簸箕泥土在坟头上,这是告诉先人后辈人丁几许吗?之后在坟头插上各色彩旗,有讲究的从中心向下八个方位各拉上一条,形成蒙古包的模样,中间再插上相对大些的红色三角旗,彩旗飘飘,飘在后辈人眼里,心里,铸成惦念,成了无论身在何处,每年必走这一趟的信念。

《史记·礼书》载:“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古礼首重祭礼,今人亦重祭祖,国家也为此放假三天。木有本,水有源,人祭祖而不忘根也。

民以食为天,《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神灵。所以“祭祀”多与饮食有关。海南四面环海,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边祭祀主要是猪肉,鱼肉,鹅蛋,米饭团,再倒上三杯米酒,点上几只蜡烛和供香,有个男丁念着祝词,其它人向先辈神灵拜上三拜,以示致敬,同时祈祷他们保佑。

墓地藏在诺大的山林角角落落里,有时孤零零的一个,有时是连成一片的。不知名的,知名的。一辈一辈传承的,太过久远的,后人有祭拜的诚心和仪式,能够记得的,在这份诚心和仪式里多了伤感和回忆。

记得晨曦未铺开时,孩子说起在学校老师讲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说着说着就背起了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只是今日之海南,没有纷纷扬扬的雨,只有明晃晃的太阳悬在半空,31度的温度。可能有些雨外人看不见,是下在心底的吧!酒是哪里都有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