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邱岳的产品手记:产品分析的套路
-
产品分析套路的主线:用什么方法,解决谁的,什么问题?
-
关键点:用什么方法,谁的,什么问题?
思考顺序:谁的,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
1. 谁是利益相关者?
-
利益相关者,不止用户,用户是产品的直接使用者,利益相关者即stakeholder,还有其他涉众
例如电商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仓储、物流等;医疗行业中,包括患者、医生、医院、药企、还有一些学会和机构等 -
此外,还要学会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问题,不仅包括财务指标,还包括产品的健康程度和存续指标
-
最需要关注的,依然是用户本身,需要产品经理有“共情能力”,建立对用户的深刻理解
用户研究的基本功,能够利用的工具包括用户角色分析,关键人物地图等
对用户的研究除了有助于产品功能分析之外,对排定需求优先级也有帮助 -
不同的角色之间的需求和关注点可能有关联,甚至矛盾,产品经理需要作出平衡和决策
-
To B类产品的利益相关者和To C类产品有很大差别,To B的产品决定购买的人、影响决定的人、最终使用的人以及付钱的人,可能都是不同的,他们关注的指标也是不同的
-
平台型产品,是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还是打压垄断,维持上下游的分散,保护平台价值的延续?以及如何面对其他平台的竞争?可以从这个维度去思考平台产品的价值
2. 解决什么问题?
-
重视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方案,挖掘需求背后的需求,抵达问题本质
-
把自己放进场景,利用“共情”能力,感受用户的问题
-
通过“服务设计”领域的工具,加深对场景的理解,例如用户体验地图、服务路径、问题卡片等工具
3. 出什么解决方案?
-
产品经理硬技能体现最多的地方,不仅包括逻辑上的、流程上的,还包括交互上的和体验上的
-
多体验、参考,丰富工具箱,理解各种解决方案的优劣,做出权衡
-
不要忘记要解决的问题和达成的目标,不要执着于解决方案;不拘泥于通过功能设计去解决问题,还可以改变规则、流程,甚至利用财务手段去解决问题,例如七天无条件退款等方式改善退款体验
-
从游戏领域借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
-
设计好第一印象,利用好“首因效应”
-
打破知识的诅咒,利用传统的用户研究可用性测试来避免这个问题
个人心得
牢记这句话:用什么方法,解决谁的,什么问题?
或者:涉众(用户),目标(痛点),方案(需求定义)
多思考,多调研,认清目标和问题,不执着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