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嘻嘻养成记婚姻育儿亲子教育

0-1岁嘻嘻养成记|有些问题之所以是问题,因为没能从孩子的眼睛看

2017-06-16  本文已影响65人  莹莹_

孩子不懂事,谁的错?

经常见到有大人跟在孩子后面追着孩子喂饭,还和别人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好带。还有老人在孩子成人后抱怨孩子不懂得自立、凡事都倚靠长辈。

每当看到这样的事情,我都忍不住想: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大人的错?

我有个朋友,她一直依靠婆婆和妈妈倒替着帮忙带孩子、做饭。两位老人都很给力,全方位照顾型。朋友除了知道自己每天吃什么饭之外,一概不知。有段时间,婆婆要照顾公公,需要提前回去,妈妈暂时过不来。朋友愁眉苦脸地问我:“这可怎么办呢!我要自己照顾家里一个月,我自己根本不行的!”

一个多月后,她兴奋地告诉我:“你知道吗?我头一次知道,原来我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没我想得那么难。我以为我以后都能独立了,可是我妈一来,我怎么又恢复老样子了!”

我去过我这个朋友家,也见过她和妈妈相处的方式。我俩一起在厨房忙活得不亦乐乎时,她妈妈一直在问各种问题,做各种提醒:

“面醒多久了?”,
“该下丸子了。”,
“要用大勺拌锅,就是挂南边墙上的那个大勺”。
干脆,她妈妈直接走进来,从朋友手里拿走大勺子,自己在锅里搅拌了起来。

而这一切,她妈妈做得都很自然,仿佛就应该这样。

我相信她妈妈不是刚变成这样的,我朋友独立性那么“差”,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带孩子在小区里玩时,碰到一个阿姨也带孩子玩。她听说我大部分时间都自己带孩子,很惊讶,说:“哎呀,我那闺女,什么都不管。她现在正鼻孔朝天睡觉呢!待会等我回去,可能家里还是乱糟糟的。”

我发现,长辈都更倾向于责备子女,而不思考子女问题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爸爸妈妈告诉孩子:“那个不能碰,危险!”。孩子有些害怕,谨慎对待,又被父母批评:“这孩子,胆真小。”

父母什么都给孩子包办了,有时是出于不耐烦,或不相信子女能做得如他意。等孩子长大,又责备孩子:“这孩子,什么都不会,这几年就傻读书了!”

蒙特梭利《发现孩子》:
在许多人看来,对儿童表现出尊重是十分可笑的。大人们对下面的情形已经习以为常,当一个幼儿正在做自己的事儿,比如吃饭时,年长者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喂他;当他正努力扣外衣的扣子时,又有年长者急不可耐地帮他扣上。总之,他的每一行为都有人去代替他做。这真是对孩子最起码的一点尊重都没有了。

我们会毫无顾忌地任意阻止她们的活动,就像主人对待没有人权的奴隶一样,而且我们在这样做时,居然毫无内疚之心。

这样对待孩子的态度,长年累月下来,就形成了双方的互动模式。

《婴幼儿心理学》:孩子会基于对父母行为的认知做出相应的回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彼此间的影响或亲子间的双向交互作用会使双方的行为模式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尊重孩子,从婴儿期开始

以前我以为等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再学习尊重、相处为时不晚。有了宝宝后,我发觉,尊重孩子自我发展的能力,是需要从孩子还在婴儿时期就培养的意识习惯。

《发现孩子》:
那些认为婴儿不只在行动上被动,其心智也空洞的假设,实在是大错特错。还有人认为,孩子在婴儿期过后之所以会神奇发展,完全是因为大人的悉心照顾和认真养育,这样的假设也同样是错误的。这类假设更会让爸爸妈妈产生一种责任感,以为自己就是启发孩子内在生活的力量,因此他们会把教导孩子视为就像在完成一件物品那样。为了发展孩子的智慧、敏锐感和意志力,他们会不停地提出建议,发出指令,就这样,大人赋予了自己近乎神圣的力量,并深信自己在孩子生命中的地位,就像圣经里所描述的上帝一样:“上帝依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

培养良好的互动模式,请从婴儿时期开始。

尊重宝宝的发育程度
从宝宝来到这个世上起,我们就会以大人自居,对宝宝发出的信号予以各种大人视角的解读。比如宝宝在床上躺着,翻不了身,无助地哼唧着。大人认为宝宝是想要抱抱,于是对宝宝发出了意图判断和指令:“这就是想要抱。你自己躺床上待着,不能抱你,不能惯坏了你。”

宝宝:我很小的时候,只有简单的意图性。比如我要吃手时,知道先张开嘴。但复杂的意图表达还没发展出来。我要晚些才到达初步意图阶段,才知道通过哭来让你们抱。你们大人,不要想太多,不要理解得太复杂。

宝宝到了9-10个月时,我们把她放到高脚椅上,她就会把纸板书、拨浪鼓、瓶盖往地上扔,扔时还眨巴眼睛,仿佛知道东西掉地上会有声响。

宝宝:我不是淘气,不是故意惹你们生气。我哪有那么“聪明”啊。我就是觉得抓住东西、松开东西,东西掉地上有不同的声响,这一切都很好玩。我在学习呢。爸爸妈妈耐心点,帮我捡起来吧!

还有宝宝吃辅食时,喜欢抓辅食,或者用勺子、筷子戳辅食,都是觉得好玩、在探索,并不是在“有意”捣乱。爸爸妈妈不要责备宝宝,或者强行勒令宝宝好好吃饭。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不是那么容易,但我们可以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尽量置换到宝宝的位置,想想这个还不成熟的小脑袋瓜,真是像我们大人想得那么复杂吗?

尊重宝宝的需要
从她一出生的第一件事“吃奶”开始,就学会尊重她自我的意愿。小婴儿在吃奶上是有数的。每顿吃多少、每天吃多少,她都清楚。如果这顿吃少了,下顿就补回来,白天吃少了,晚上就多醒一次补回来。

宝宝:我已经不想吃了,违背我的意愿,后果不妙哦!当然,有时我被奶水里的催眠物质弄睡着了,这种情况例外,要叫醒我继续吃哦~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婴儿的最佳哺乳时间表是什么样的呢?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婴儿肚子饿的时候会有所表示让你知道。

尊重宝宝探索精神/学习能力
宝宝在8-9个月会爬了以后,喜欢探索周围的环境,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父母就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尊重宝宝的探索欲望。

宝宝: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完全需要你们灌输。这几天我已经自己学会蹲了。刚开始我只会站着,不会蹲下。后来学会了手扶着低处一个东西,慢慢蹲下。现在我已经不用扶东西,自己弯曲膝盖,就蹲下了。

我曾经尝试过教宝宝“蹲,蹲!”。宝宝没学会。宝宝后来自己摸索着就学会了。

比如,我看到有些老人和孩子在一起玩时,一直在和孩子说话,比如拉孩子手学习站立、逗孩子笑、给孩子指指眉毛鼻子,不给孩子自己“独处”的时间。在孩子自己独处玩游戏时,看到孩子怎么也找不到玩具的另一头,就直接给拽出来,放到孩子的手里。

以上做法很不尊重孩子自己独立探索、学习的精神。这就浪费了宝宝一次学习的机会。宝宝是在自己玩时学会东西的。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别人苦口婆心教你时你学会了,还是内心悟到了就学会了?

上面那个例子里,我朋友的妈妈就是不相信我的朋友能自己想着搅拌锅、不相信我的朋友有能力搅拌好,所以表现得一直在干预、在帮助。

尊重宝宝发育时间表
宝宝有自己的发育时间表。宝宝没到爬的时候,就不要在脚后跟那里推着她,让她违背自己的自主意愿而爬。相信有一天,宝宝会有能力做到你希望的那些。

在宝宝刚开始学爬时,先学会后退,然后才会往前爬。我看到有专家说“按我们成人,往前进才是容易的,怎么会往后退呢?要鼓励宝宝往前爬,不要害怕。慢慢宝宝就勇敢了。”

这纯粹是以大人的视角解读宝宝的身体语言。宝宝只是胳膊的力量比腿部大,所以更容易往后退,根本不是害怕。

宝宝:不要觉得大人能代替我发育。还有,我不喜欢你们把东西喂到我嘴里,你们可以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让我用手去拿,然后让我自己送到自己嘴里。这样我会有成就感。当我看到什么好玩时,不要替我拿过来,让我自己爬过去拿。

孩子长大了不能自立,父母们在抱怨的同时,是不是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一直以来,手伸得太长了?

父母能做的

《发现孩子》中讲到:
孩子确实很小就能展现出自己的发展趋向和相当的心智天赋,他总有一天会尝试着展现出他的能力。这时候如果大人受到自我膨胀的影响,不合时宜地加以干预,可能就会抵消掉孩子的努力,挫伤他们的自我实现。

但,并不是说大人什么都不需要做。父母需要给宝宝提供发展自我的环境,给宝宝提供必要的人身保护。

如考格西尔所说:“儿童的早期行为是由自然决定的,可是这种行为的发展只能够在儿童跟周围环境不断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