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
秋分,起风了。
伴着习习的风,我沿着黄埔大道一路向东,去往鱼珠港。
这条路单程5.8公里。绿道和机动车道很近,绿道的左边是珠江的一条小支流,绿道的右边是双向八车道的车流。车流再往右,是新建的金融城项目区。项目区再往右,是珠江的主干道。虽然看不到江流的主干,可她就一直在旁边。
在那片项目丛林里,有些楼宇已经投入使用了,有些则是脚手架、塔吊堆砌的工地。
车流声和建筑工地的锤击声夹杂在一起,让人不由地加快脚步,想逃离。走着走着,人又钻到了高架桥下面,于是头顶上也轰鸣了起来。
我任由这种种声音从四面八方穿体而过,直到走了大约4公里,头顶的高架桥拐弯向左,我向右,才摆脱了川流不息的车龙。眼前的绿化带变得高大葱郁起来,离码头越来越近了。
终于看到一个不太起眼的指路牌:黄埔军校旧址。
我顺着指示牌转弯,遇到三三两两的游客装扮的人走出来,我更加坚定地往里走去。
再转一个弯,路的尽头赫然出现了码头。那就是鱼珠码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6701305/7bd250931319a306.jpg)
一眼望过去,就看到有车开上轮船,等待轮渡。我突然感觉这个渡口似曾相识,我加快脚步向她走去。
越来越近了,鱼珠码头几个大字清晰可见,那里有人在拍照留念。在这几个大字的左边,是机动车摆渡的侯船水域,右边是客轮,等候过江的人们排了长长的队。
![](https://img.haomeiwen.com/i6701305/74a6c60647e84450.jpg)
离售票窗口很近了,我清晰看到鱼珠到军校码头的字样。呀,想起来了,我也曾经开车摆渡到对岸的黄埔军校,只是那天也是阴雨,人坐在车里看得不是很真切,车被工作人员直接指引上船,好像过路卡口闸机收路桥费一样,所以没觉得是个客运码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6701305/72b6bb2f1da9877a.jpg)
我走进侯船室,发现里面三面墙全部是落地玻璃幕墙,对面黄埔军校,旁边车辆和客船轮渡的情况看的清清楚楚。临江那面墙摆放了几张酒吧高脚凳,我占据了最右边的凳子,望着静静的江面。
黄埔军校还立在那里,当年的学员们叠得方方正正的被褥也还在那里,时光却走过了整整一百年。当年从这里走出来的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如今又在哪里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6701305/1cf45762b7c5d8c5.png)
黄埔军校码头和黄埔古港隔江对望。黄埔港曾经是华南区最大的远洋交通枢纽,是历史上广州的外贸港口,他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当年的军校学子们回望黄埔港曾经的辉煌,立志要拯救国运于水火。现在依然有游人来往其间,可有多少人会细细了解那段历史呢?
有人说,每一个来到世间的人,都自带生命密码,是为完成基因注入他生命的使命而来的。虽然他不知道自己的前生,不太明白过往的历史,但遇事临头的时候,冥冥中自有命运之手给与他指引,教他承担起自己使命,完成生命的解码。
起风了,风吹起了从前,有对过往辉煌的流连,有对曾经的失落和不甘,可又能怎样呢?过去终究是过去了的。
心之所动不如随缘,就此继续上路,不解释,不惧怕,让光照见你明媚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