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如何正确的终止线程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18人  01_小小鱼_01

1、Java中API自带的stop()方法,来终止线程,不推荐。

stop()方法是一个被废弃的方法。为什么stop()方法被废弃而不被使用呢?原因是stop()方法太过于暴力,会强行把执行一半的线程终止。这样会就不会保证线程的资源正确释放,通常是没有给与线程完成资源释放工作的机会,因此会导致程序工作在不确定的状态下。

  1. 使用退出标志终止线程

比如在run方法中给一个boolean 类型的标记量

public class ThreadSafe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latile boolean exit = fals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exit){
            //do something
        }
    } 
}
  1. 使用interrupt()方法中断当前线程

通常很多人认为只要调用interrupt方法线程就会结束,实际上是错的, 一定要先捕获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之后通过break来跳出循环,才能正常结束run方法。

public class ThreadSafe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try{
                    Thread.sleep(5*1000);//阻塞5妙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break;//捕获到异常之后,执行break跳出循环。
                }
        }
    } 
}

使用isInterrupted()判断线程的中断标志来退出循环。当使用interrupt()方法时,中断标志就会置true,和使用自定义的标志来控制循环是一样的道理。

public class ThreadSafe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isInterrupted()){
            //do something, but no throw InterruptedException
        }
    } 
}

为什么要区分进入阻塞状态和和非阻塞状态两种情况了,是因为当阻塞状态时,如果有interrupt()发生,系统除了会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外,还会调用interrupted()函数,调用时能获取到中断状态是true的状态,调用完之后会复位中断状态为false,所以异常抛出之后通过isInterrupted()是获取不到中断状态是true的状态,从而不能退出循环,因此在线程未进入阻塞的代码段时是可以通过isInterrupted()来判断中断是否发生来控制循环,在进入阻塞状态后要通过捕获异常来退出循环。因此使用interrupt()来退出线程的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两种情况都要考虑

public class ThreadSafe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isInterrupted()){ //非阻塞过程中通过判断中断标志来退出
            try{
                Thread.sleep(5*1000);//阻塞过程捕获中断异常来退出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break;//捕获到异常之后,执行break跳出循环。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