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提问题,找答案”,我们还可以有其他课堂活动形式
除了“提问题,找答案”,我们还可以有其他课堂活动形式
原创 徐杰 杰哥的精致语文 2018-08-20 05:40
当下,“提问题,找答案”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在不少语文老师的课堂里,“满堂问”、“碎问碎答”、“一问到底”这种依靠“问答”建构和推进的课堂活动,比比皆是。
我以为,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任务驱动,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课堂上只有问题,只有问答,语文学习只剩下“老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这样的学习一定是无趣而无味的。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找到答案,于是皆大欢喜;老师抛出问题,学生找不到答案,老师于是“死不瞑目”,不断“启发”……这种指向寻找答案的过程,也不是真正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在这里提一问:除了“提问题,找答案”,我们还有哪些有用的课堂活动形式?
1.我们可以把“提问”改为“补白”。文学作品中,在语言文字的“后面”,有许多许多隐藏着的东西,通过听读猜想,把这些隐藏的东西“补”出来,就是很好的解读路径。比如我在教学《卖油翁》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当晚,卖油翁、陈康肃、某个围观者,回家后,分别把今天的见闻说给家人听,他们会怎么说?如果他们各自表达一点感想,又会怎么说?请你猜想补白。这个活动,不仅强化了课文内容和人物的理解,也指向了故事的主题理解,并且这样的主题理解,因为思考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结论更加丰富多彩。这一活动,比单纯的发问“这篇课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要更有张力。
2.我们可以把“提问”化作“讨论”或者“辩论”。“教师问,学生答”,有时候只有举手回答的学生在思考,其他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参与度有时候并不高。如果把“提问”化作“讨论”或者“辩论”,就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比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设计了一个“讨论”的环节:20年以后,若瑟夫会不会长成他爸妈那样的人?说说理由。同学们展开讨论,各说各的理由,然后我告诉他们,作者莫泊桑希望若瑟夫长成怎样的人,显示原文删减前的开头,续写照应式结尾。这里的“讨论”并不是一定要追求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讨论,以及讨论后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于文本创作意图的认识。
很多时候,我们语文课堂的讨论,应当是重在讨论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能否生成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
3.有时候,我们还可以把“提问”替换为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从思维层次上来看,肯定高于一问一答,虽然在问答中有可能会涉及到对比分析。“对比”首先是感性的,无论是内容层面还是形式层面,甚至于思想情感层面,一旦要求“分析”这种对比现象,那就必须用“句群”来表达,而“问答”在很多情况下,是“单句”表达,甚至是“短语”表达,为了“答案”,老师不得不进行持续的追问,“碎问”多了,学生的思维也就“碎片化”了。
这样的对比分析,我随时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比如,教学《孔乙己》,我故意把“丁举人”改为“丁员外”,让学生对比分析可不可以这样改;比如,我教学《乡愁》,出示台湾海峡的地质资料,海峡明明很深,诗人却说“浅浅的”海峡,合理不合理呢?再比如,我教学《金色花》,对于结尾的不同版本的翻译,“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说的话”与“这就是我同你那时所说的话”,哪个版本翻译最契合泰戈尔的本意?
对比分析活动,关键在于老师要能在文本中找到合适的“对比元素”,从而通过对比分析来达到精读文本的目的。这样的对比分析,比简单粗暴的“问答”要宛转一点,艺术一点,开掘的资源也会更丰富一点。
4. 有时候,“朗读”活动的效果也并不比“问答”差。语文课堂,肯定要有读书的声音,有时候,与其硬邦邦、赤裸裸奔着结论去“提问”,真的不如慢慢地读读书,在朗读过程中,达到感受与理解的目的。
还是以我执教《乡愁》为例。我备课时觉得诗歌教学一定要重在朗读和体悟,要减少架空分析,减少肢解性分析。所以我设计的课堂活动,就是以“朗读”为主,以“朗读”代替“问答”。
其中有一个活动:读某一节或某一句诗,说说你读出了“愁”的具体的味道。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诗歌,师生互相评价补充,读出了“愁”之痛、之悲、之哀、之愧、之悔、之伤……等不同的“味道”,通过细腻的朗读,我们多角度认识了诗人乡愁的丰富内涵。试想想,如果这样的学习收获,想要通过“问答”来实现,那得问多少个稀而碎的问题?
5.“读写结合”的活动,与“问答”比较起来,不仅能让急匆匆闹嚷嚷的课堂静下来、慢下来,从而给学生整块的时间,静静地阅读、思考和写作;而且在“读写”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有“答案”,还有“过程”,更有“过程中的积累”。
阅读教学课堂里的“写”,包括续写、改写、扩写、缩写、仿写……只要用的得当,自然能起到“以写促读”“读写共生”的效果,这也往往是“问答”所不能达到的。
我曾经在《读写结合的三种基本形态与操作策略》一文中有过专门的论述,此处省略5000字,想细读,可百度。
“问答”以外的课堂活动形式,还有很多,比如:情境再现啦,矛盾设置与解析啦,课本短剧表演啦,资料穿插引进啦,课文变形啦……只要运用得当,我们的课堂活动自然是丰富多彩的。
本文的意思,是想告诉读者,我们的课堂活动应当从单一走向丰富,我们除了娴熟运用“问答”以外,还要有自觉意识,努力避免活动的单一呆板。我也不是要否定“问答”,事实上,“问答式”应该是我们课堂活动建构与推进的主要形式,尤其是“主问题”,更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问能抵许多问”的作用。我想说的是,再有用的活动方式,一直用,整节课都用,就不大好了。
肉好吃,让你餐餐顿顿吃,看不腻死你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