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杀"冲动"的利器-----旁观者思维模型

2022-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只进一寸

为什么看别人下棋时,情绪不紧张,思维也更清晰。轮到自己上场心态就变的紧张,短视了。

因为人在没压力的状态下,思维更理性。

这就是旁观者思维。

指的是做一个决定时,从10分钟,10个月,10年三个不同的时间跨度来看问题。

现实中,我们不能从空间维度抽离出来。但能从时间维度把自己抽离出来,从一个“未来的我”视角来考虑当下的问题,从而忽视短期的如害怕,紧张,冲动,拖延等不良情绪,继而做出最理性的决策。

1. 临时判定。

考虑10分钟后,你会不会因为冲动而后悔。

人在做快速判断时,动用的是感性系统。优点就是反应速度快。缺点是会被当时情绪所影响,做出后悔的决定。

比如,和别人起无谓的争执时。当下的你在情绪的影响下,可能会选择让战火升级。但是10分后的自己,由于情绪降温了,理性的选择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吧。

再比如,你逛街或上网时,看上了一件衣服,感觉很喜欢。但是你无法判断是新鲜感造成的临时喜欢,还是真心喜欢。哪就不要马上购买,等上10分钟,如果还是对它热情依旧,再选择购买,这样可避免冲动消费。特别是遇上什么打折促销商品,这招更管用。

启示:

这里主要针对的是“冲动”。而时间是治疗冲动的一剂猛药。当你头脑发热时,别忘了给自己设定一个“暂停键”。

2. 重大决定。

思考10个月后,这件事会对你带来什么影响?

这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未来的预判,抓住当下的机会。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1,想象力。对未来的想象越真实,越有助于加快当前的行动。

2,认知越高,对未来的判断越准确。

启示:

这里主要针对的是“短视”。用10个月的限制,强行拉长时间维度,提高对未来的预判能力。

3. 人生规划。

深思10年后,你会后悔今天的决定吗?或者是,10年后,你会后悔今天没有开始行动吗?

有一个现象很奇怪。我们通常在回忆很久以前的事时(比如10年前),发现当时感觉很困难的一件事或一个决定,现在想来却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很多人,快走到人生终点时,会后悔很多事没去做。但就算让他们穿越回去,重新面对这件事时,还是会胆怯而选择不做。

启示:

这里主要针对的是“拖延”。

很多事没你想象的困难。不管能不能做成,只要成本能接受,就去做,至少不会让我们事后后悔。

有句话叫“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看看那些牛人的选择。

面对冲突时,他相信10分钟后他会感谢现在的自己,他(当年的韩信)的行动是隐忍。

相信现在读书,10个月后自己的认知会高于普通人。他的行动是发奋。

相信10年后,互联网能改变中国。 他(当年的马云)的行动是创业。

由此,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补全——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看见,所以行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