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李涛先生回答:什么是公益常识?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马广志

近日,在网上读到一篇专访文章,采访对象是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协作者)创始人李涛先生。

文章中称,“协作者”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揽誉无数,还被评为市级5A社会组织,被民政部授予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李涛先生也是记者出身,同行中有这样的优秀公益人,值得我骄傲和自豪。

但是从标题到整篇文章读下来,我却颇多疑惑。李涛先生在记者引导下,侃侃而谈,洋洋洒洒几千言,且其中不乏一些“金句”,但给人的感受却大都是不明所以。

当然,或许是我非科班出身,对公益尚缺乏深刻认识。如果这样,我就把我的几个疑问抛砖于此,如果李涛先生能解我所惑,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而且,我真的想知道这些疑问背后的思考和答案:

请李涛先生回答:什么是公益常识?

1,“15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看感觉超前(指“协作者”之名),只能说我们的公益的发展越来越违背一些常识,这是我们要警醒的。”

“常识”这个词确实很火。远的不说当年“一个英国人”托马斯·潘恩所著的经典《常识》引得洛阳纸贵。就是近年梁文道先生的《常识》一书也是火爆,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常识缺失很严重,而常识对中国而言又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他呼吁要“回到学识”。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也曾呼吁要回归常识,回归最最基本的知识。他讲,回到常识就是要遵循历史的规律性。

所谓常识,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的是从事各项工作以及进行学术研究所需具备的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几位大师学者所说的“常识”,应该也是这个层面的意思。当然,按这个概念,公益也是需要常识的。但在本文中,李涛先生所说的“常识”我却不知为何物,“违背”是不符合、不遵循之意,那现在公益的发展又有哪些是不符合、不遵循“常识”呢?又是怎样违背的呢?

2,“我们不希望公益只是少数精英的奢侈品,我们培训的目标人群是缺乏公益学习资源和机会的弱势青少年。”

李涛先生说“不希望公益只是少数精英的奢侈品”,其言下之意,是说当前的公益只是少数人的圈内游戏,就如LV包只是某些贵妇人的用品一样。但我看到的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我国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5月,全国共注册社会组织80.01万个,除专业人数外,如果再加上志愿者,从业人数极其可观,它们做的都是与慈善公益相关的工作,怎么能说是“少数人”呢?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人公益越来越普遍现象。今年的99公益日,共有2800万人次爱心网友捐出善款8.3亿元。这些网友不都是在做公益吗?在他们眼里,公益何时成了奢侈品?我想,李涛先生所说“公益是奢侈品”的应该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吧,那时候,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呢,何谈公益。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就是公益慈善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3,“公益组织越来越精英化了,这个很糟糕。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倾向于从业人员的精英化,服务也存在利己主义——不关心服务对象,更在乎出钱的人;不思考弱势群体紧迫的需求,只思考如何拿到更多的资源,如何吸引眼球。”

如前所述,我并不认为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越来越精英化,80多万个社会组织的负责人都是精英化吗?显然不是。他们都是有理想有情怀想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普通人。我有个弟弟,只是个普通的大卡车司机,他有爱心,有助人的热忱,然后就团结身边的好友——他们的身份都是农民啊——成立了一个社会组织,现在每年能筹款20万元左右,帮助了县里很多孤寡老人和事实孤儿的上学问题。相信这样的人和组织还有很多,他们是精英吗?

“不关心服务对象,更在乎出钱的人。只思考如何拿到更多的资源,如何吸引眼球”。我承认公益行业确实存在这样的人和组织,他们把活动当项目,把产出当成果,并不关心受助人的改变,违背了社会组织的使命。这也是我一直反对的“唯筹款论”,只知道要钱要资源,而不考虑钱花的效果如何。这的确是需要我们批判的。

4,“大家的声音几乎是一样的,我们很少能听到真正的不同的声音——公益领域中的主流声音基本停留在价值投资、社会企业、公益创业,越来越资本化、市场化倾向。”

近年来,影响力投资、社会企业、公益创业等话题确实被很火,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给予了一些关注和报道,而这些关注和报道也促进了影响力投资、社会企业、公益创业的发展。但这是好事啊!

社会价值投资(也称影响力投资)引导资本向善,不但要重视商业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给公益注入更多的资本,难道不对吗?社会企业可以说社会组织发展的另一种形式,以商业的方式更大规模的解决社会问题,难道不对吗?公益创业又有什么不对呢,它更强调解决社会问题,是应社会需要而产生,让人更具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间,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公益创业难道不需要大讲特讲吗?这些不应该成为主流声音吗?

公益的资本化、市场化本身是没错的。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公益不应该让资本和市场所绑架!或者说,资本化和市场化下的公益不能偏离解决社会问题的使命。我觉得这应该才是应有的态度。

5,“你不能既要公益组织的资源和影响,又要获得企业化的利润和分红,否则就会造成分裂。”

李涛先生这句话,显然指的是社会企业这种业态。社会企业以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商业模式可以赚钱;解决社会问题属公益范范畴。但是,社会企业可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果,已经被英国、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所很好的证实。就是在中国,近年来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企业,比如深圳残友集体、杭州绿康等,既“规模化”地解决了社会问题,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多所大学都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研究中心,为社会企业发展作理论探索。就是政府,如成都、北京、深圳等也都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表示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

社会企业蔚然成风之下,李涛先生却言这些社会创新家会“造成分裂”,实在无法理解。

6,“我相信,有的人确实是没想明白,但我怀疑有的人是想明白了,但他要利用公益做另一套东西。”

这句话是接上面那句话说的。李涛先生的意思是,有人妄想利用社会企业的模式来谋个人私利吗?如果不是,这个“另一套东西”指的是什么呢?在李涛先生眼里,哪些才是“想明白了”的人呢?他们又怎样想利用公益来“做另一套东西”呢?我实在看不懂。

如果没有事实为依据,只是随口一说的意淫之言,是否有点阴谋论呢。

现在全社会都在谈社会创新,社会企业实际上是社会创新的结果,把满足社会刚需、解决社会痛点,精准解决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如果反对社会企业,就是反对社会创新,就是背道而驰呢?

难道,中国的公益事业还要回到只有育婴堂、义仓等所谓“传统慈善”的过去吗?我想,这应该不是李涛先生的初衷吧。

7,虽然公益领域在不停地谈透明化,但停留在浅层次,缺少基本的坦诚,被越来越多的技术包装起来,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看不到真相是什么,这才是可怕的地方。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是中国公益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是中国公益迈向透明公益的转折点。在自律和他律(政府和社会)下,公益机构的透明化工作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下,“玻璃口袋”成为可能。我不理解李涛先生所说的透明化还“停留在浅层次”指的是什么?又是怎么缺少基本的坦诚的?

公益机构的透明化显然需要技术作基础和支撑,李涛先生称“被越来越多的技术包装起来”,难道要回到过去的“账本”时代吗?

李涛先生说,“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看不到真相是什么,这才是可怕的地方。”我想说的是,中国公益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公益机构数量,还是从业人员人数,还是政府政策,都远非十几年前同日而语。而且,更多弱势群体被公益所关注,并得到或正在得到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很多人因此摆脱了困境,有了新的生活。

因此,还请李涛先生回应一下,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看不到的“真相”是什么?又为什么可怕了?我真的非常很想知道答案,真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