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好,只有孩子能够看到

2019-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子曰语果

  今天儿子吵着要我给他读《上帝的火柴》里的那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他最喜欢的童话之一。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最享受的亲子阅读时光。

  读的时候,我也格外地被这篇童话再次感动着。突然想到两句话——“童话是种思维方式”、“只有孩子才能读懂童话”。心想,都是我们大人在解读安徒生童话,孩子是否能全然理解呢?不妨问问孩子是怎么看的吧。

  于是我就问儿子:“你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怎么看这篇童话呢?”

  儿子说:“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亮第一根火柴之后看到的火炉,代表她小时候;她划亮第二根火柴之后,看到的是会蹦的烤鹅,代表她长大了;划亮第三根火柴之后,看到的圣诞树,代表她长大了,过得很美丽;划亮第四根火柴之后,看到的是奶奶,代表她老了,所以奶奶来接她去天国。”

  儿子的回答简直让我震惊。心想:怎么会想到那儿去呢?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果然是孩子,他们的思维竟然如此单纯、美好。在儿子的眼里小女孩竟然不曾凄惨,而是拥有美丽的人生。

  很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看这篇童话,于是接着问:“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儿子说:“妈妈你看,火炉暖烘烘的,很温暖,就像被妈妈抱着;会蹦的烤鹅走过来,就像她长大了,会走路了;那么大的圣诞树,就像她长大成大人了,那么漂亮;奶奶就像她老了,因此上帝让奶奶接她去天堂。”

  这就是一个孩子的思维,或许没有太多的为什么,在他的眼里小女孩已经拥有精彩的人生,不曾留下遗憾!

  这篇童话的最后一段是这么说的: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我读的时候虽然觉得小女孩对另一个世界的盼望是真实的、美好的,在她心里不曾缺乏。但还是忍不住遗憾她今生所缺乏的。她还是个孩子,只有短暂的生命,缺衣少食,甚至没有父母的亲情。

  或许我的眼睛被这个残酷的世界所蒙蔽了,儿子却看到了这个小女孩精彩的一生:不是短暂的生命,而是终老无疾,被上帝接去;不是缺衣少食,而是在温暖的火炉旁;不是无父母亲情,而是在父母的怀抱中;不只拥有短暂的童年,还有长大成人,拥有美丽的人生。温暖对她来说应该是陌生的,但她的心却因着对天堂的盼望而温暖无比。

  或许童话可以这么读:试着让孩子去解读,或许孩子看得才真切。就像齐宏伟老师所说的“安徒生确实属于每个孩子。”上帝借着孩子给我上了一课,难怪耶稣说:“若不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能进天国!”

  我又给儿子读了齐宏伟老师的解读,他全都听懂了,也被带入到安徒借着这篇童话要表达的美好当中——对真、善、美、爱、天国的更高渴望的升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