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只有一件事》有感十五

2024-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橙子_安宁

读《人生只有一件事》有感十五

 

会倾听

我如今的理解是,感同身受不能一厢情愿,必须是双向的,因此有三门功课要做。

其一,要学会“如实”表达。大多数人的惯性,都是压抑、批判或讨好地迂回表达。如实表达,需要一番修炼。

其二,要学会“放空”倾听。这件事不容易尤其是在对方压抑或愤怒时,仍然要通过说话,听到他真正的感受和需要。

其三,要学会随时“不耻下问”。千万不要觉得理所应当,更不要自以为有特异功能,只要觉察自己和对方无法感同身受,立即就提问。

这三门功课,我虽学了很久,但到现在还没过关。但我知道,若能学好,受用无穷。

因为感同身受,近乎觉悟,一旦觉悟,则可诸事圆满,万事无碍。

这是人生的必修课!

以上,都是摘自金惟纯先生的人生只有一件事,我改换了一下自己的表述方式,因为接下来这几天分享的,都是自己觉得精华中的精华,能够受用无尽的宝藏。

这里分享的内容,从表面来看,似乎和上次分享的会听话,是一件事。

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前后阶梯的区分的。

会听话,等于是你迈上了第一台阶。

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迈上---会倾听。

会听,再认真听。

就好像入门券,和入门之后,好好走,这样子的一个区别。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判断。

会倾听是会听话的升级,怎么能够和你所听之人,感同身受,发挥听的最大效力呢?

我们平日里的听,有多少是真正有效的呢?

是不是,经常感觉别人听了你的话,好像没听一样。

好像你听了别人的种种输出,也好像没听一样。

对旁人也许还好,对有亲密关系的人,上面说的这些感受尤为深刻。

两个人因为相知相惜,走到一起,长期的有效沟通,会持续给感情加温。长期的无效沟通,则一直在降温。

想要拥有更加温馨和睦的生活,会听话,会倾听,建立双向互通机制,才能够通则不痛。

我也是在看到金先生文章的这个部分,才加深了上面的认知。要知道,我一度以为,控制自己说的欲望,才能够抵达听的殿堂。

到此时,才知道,抵达了听的殿堂,还要学会有效倾听,适当表达,才能够在殿堂里传出回响。

只有存在回响,才会绕梁三日,语音不绝。

如果都像石头扔进水里,即刻沉底,那大概率,没有人会再向这湖里,扔一颗又一颗石子。

最近,自己的感恩的感触特别多,对于这本书,我就是这样的感触。

自己好多认知的边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外扩,也许,会扩到什么程度,我自己也不清楚。

但是我知道,我还是我,我又不再是我。

加油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