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交流”促生长——基于两篇论文的指导修改建议

2018-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Sophia靜靜

      快速发展的时代,追求有效、高效、实效的目标愿望带来不可回避的负面效应:“碎片化”思考和“浅层性”表达,人们亟需新路径突破发展的瓶颈,于是,“深度”这一概念被提出来并成为众多领域的研究重点:深度工作,深度学习,深度交流,深度睡眠……

      假借“深度”一词,实在诚惶诚恐,因为下午的交流更多是师傅在思维理念和话语表达上的一种引领和辐射,师傅“深度”的表达,让我自知浅薄,老子有言:“自知者明”,我却尚且“不明”,内心再清楚不过的事实是,师傅说理再清晰透彻,如果我无法吸纳、借鉴及内化,那么对话最后呈现的效果只能是听着感动,想着激动,事后一动不动。

      经过一番梳理,以下尽可能详实表述自己的整个“思索”过程,如有混乱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一)关于思维表达

      因为多数情况下处于教学的“情境模式”中,我养成了强烈的“自我代入感”,师者的“权威身份”,使我习惯以“我”为中心来臆测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成长路径,“我”认为这样做才好、“我”认为这样改才好……师傅说缺乏“学生立场”的“自我思维”严重背离了“教育伦理”,我被“教育伦理”四个字击中了,当下我的理解很浅表,“教育伦理”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关照其发展趋势,但我又觉得不仅止于此,查了下,这涉及一门研究“学科”——教育伦理学。就不是三言两语道得尽。师傅建议我从主观“权威者”角色中“抽离”出来,变身“旁观者”,我自觉“旁观者”可以被赋予更多元的角色:引领者,促进者,推动者,合作者等等,更“旁观”,也就更“客观”。

      因为从小偏爱文学作品,脑子里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奇思异想,故行文风格信马由缰,零散随性,很少追究其逻辑的合理性,因为在文学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也就没什么不可以。但我忽略了学术自有其严谨性和规范性。师傅建议我缕清思路,建构框架,比如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价值何在?字斟句酌的不是语言的流畅度和文采性,而是指每个词都高度凝练,每句话都有所聚焦,要能体现其“思想性”。诚如师傅所讲:学术研究,思想永远是第一性。

      改变长期以来已经固化了的思维表达方式,等于走出“舒适区”,踏足陌生领域的焦灼和恐慌可想而知……但兴许只有经历一次惨烈的“蜕变”,开启生命状态的另一种可能性,为未可知。

(二)关于具体指导

        第一篇“自主批改”的实践探索,师傅提出强化“五性”:强化过程性,强化阶段性,强化发展性,强化节点性,强化具体性。过程性,要凸显情节性,遭遇偶发性的骨折事件如何成为研究的契机,又是如何唤醒研究的自觉,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次升华,这里可以借鉴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的非连续性教育;阶段性,循序渐进式的推动,每一阶段都涉及具体的细节分析、“现身说法”(这个点暂时还get不到,留待后续思考)以及发展中的问题,而后一阶段的深化是以前一阶段实践存在问题为必要前提;强化发展性,老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也是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过程,老师把权利让渡给学生,相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学生身心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才符合“教育伦理”;强化节点性,节点是核心存在,是可以引发“突变式”发展的点,我的理解是每一阶段的超越肯定有其触发点,而这个“触发点”就是所谓节点(关于节点性尚且比较模糊);强化具体性,则是对每一个探索阶段提出的要求。

      第二篇“深度阅读”,这一篇我借用了热门概念“深度”,一如我前文所说,关于“深度”我至今一知半解。第一部分:“深度阅读”的内涵和特点我如何阐述,直接决定了下文的表达思路。关于内涵,必须检索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或倾向性选择,或整合式提炼,试检索情况而定;而几个特点则对应下文的实践策略。第二部分:“深度阅读”的病例分析,晚上思考了,打算从互联网+的时代层面,出版商出版书籍层面,教师功利层面,家长忽视层面和学生娱乐层面五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是五大实践策略,实现五种能力:九宫格——提取信息能力;思维导图——解释整合能力;影视资源——比较分析能力;主播说评书——鉴赏评价能力;碰撞式阅读——输出创新能力。这是本文叙述重点,有待后续进一步清晰、实践、修正……

      最后成稿如何,不宜妄下断言,且行且思考,且改且生长……

“深度交流”促生长——基于两篇论文的指导修改建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