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树洞三观 世面 爱情观大学生活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 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2017-06-10  本文已影响479人  生是过客

1

我的网友沉和前段时间出书了,我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

说起来我们也认识了近十年的时间。起初是在QQ上认识的,中间有几年几乎断了联系。两年前他加了我的微信,我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两年他的成长。

别人的朋友圈发的是吃喝玩乐,他的朋友圈以书评为主,并且更新频率很高,最少每周一篇,还不定期发一些他在豆瓣写的文章、影评。这两年都是这样。最让我佩服的是,沉和并不是文字工作者,他是做人事工作的。

也就是说,沉和做的这些事情,全部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他至少要每周看完一本书,完全吸收之后写一篇长评出来,这还不算他在豆瓣上写文章的时间。

我与他聊天,说你这样不会累吗?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会累?他说,我其实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我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我只能利用我的业余时间慢慢靠近这个目标。

一个人把时间花在哪里,是有结果的。照这样的时间安排,沉和几乎是把所有的业余时间搭进去了。这样扎实的积累才换来出书的机会。

2

有一阵子我迷上了手机斗地主。和所有的游戏一样,它连续登陆可以领礼品,每周会根据得分高低排名,排名靠前的会有奖励,它还有比赛模式、福利模式等吸引你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游戏上。我用3个QQ号、2个微信号换着登陆就为了获取欢乐豆,多玩一会儿。

一个月后,我发现我每天下班后什么事都没干,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了游戏上。我每周的排名都很靠前,奖励越多,我越想玩。然后我发现我本来计划好的晚上刷经典电影、看书都因此而搁置了。

我想所有的游戏都是相通的,现在大火的王者荣耀也好,我看到很多人手机里的开心消消乐也好。很多人有一点碎片时间就赶紧开黑一把,或是来一局消消乐。游戏的即时奖励制度让很多人乐在其中,从中获取一点虚幻的满足,却不知道时间就是这样在自己手中无情流逝。

直到我看到我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我一本都没有看,借阅期限已经到了,我要把未曾翻开的书又还回去。我才突然醒悟我浪费了多少时间。那一刻我立即卸载了手机里的斗地主游戏。

时间是一维的,它永远在流逝且不可逆,我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玩游戏了,自然就没有时间去看书。

3

在《认知盈余》这本书里,作者克莱·舍基提出一个“自由时间”的概念。自由时间就是我们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

他说,美国人的自由时间每年花在电视上的有2000亿小时。中国人可能看电视的时间少点,但还是把大把的自由时间花在了喝酒吃饭吹牛逼,K歌跳舞搓麻将,或者刷微博、聊天、玩游戏上了。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由时间大多花在了娱乐上,只是形式不同。

问题是,我们最终会发现:酒解决不了孤独,游戏之后是空虚,聊天之后还是寂寞,微博刷的脑袋里全是垃圾信息。对这些事情投入的越多,我们得到的快乐越少,焦虑却更多,价值感几近于无。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切更甚。

因为我们对时间失去了自治。时间的意义在于你利用时间所从事活动的意义。

4

采铜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根据做一件事的收益大小,和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将事情分为四类,即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一首诗、内化一个知识点……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游戏赢了别人、吃一顿美味自助……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

前两种事情做得越多,我们就对时间有越多的自治。后两种事情要少做,这样才能避免对时间的浪费。人生所有的可能性,都是积累的结果。一次两次,一天两天,长此以往,总是做前两种事情的人就会和总是做后两种事情的人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5

我以为,多数不懂得珍惜时间的人是意识不到自己在浪费时间的,他们做很多短半衰期事件二而自知。追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既然这样,何不把有意识地多做一些长半衰期事件,反正都是花费时间。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用自律这个武器找到人生的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