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一代巾帼宰相的起与落
李唐王朝大概是中国古代女性形象最鲜明最活跃的朝代,皇族女子纷纷站上政坛指点江山,从唐初的平阳公主到女皇武则天再到太平公主,这其中经历最传奇最让后世人争论不休的可能便是上官婉儿了。
上官婉儿,经三朝而不衰,从一介掖庭罪奴到一代词宗、无冕宰相。她的一生波澜起伏又凄冷哀婉。
一落
麟德元年,武后势大,高宗欲废武后,招上官仪进殿拟旨,左右通知武后,后与高宗申诉,高宗指着上官仪:皆仪教我。上官仪与其子上官庭芝获罪被杀,上官婉儿随其母郑氏没入掖庭。
郑氏是真正的大家之女,通诗词晓经义,在她精心的教导下,婉儿吟诗作文、明达吏事,很快便在宫廷声名鹊起。
一起
仪凤二年,天后召见,问而试之,婉儿提笔立成,皆如昨晚便构思好的,天后大喜,遂令其掌管宫中制诰。至此上官婉儿正式踏上历史舞台,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圣历元年,武则天又开始让上官婉儿帮助自己处理百司奏表,参政议政。
虽然受到武则天的信任,但伴君如伴虎,上官婉儿看似风光的背后是步步谨慎如履薄冰,即便这样她也曾差点遭到厌弃。
“天后(武则天)每对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唐高宗)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 ”------《北户录》。
此后上官婉儿更加曲意逢迎方让武则天继续信任与她。
武则天作为一代帝皇,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代女皇,她手段狠辣大权独掌,但她也爱惜人才选拔贤良。上官婉儿在武帝左右侍奉二十七年,学到的不仅是宫帏内事,更多的是操控朝政,玩弄权术。
尝到了权利的甜头的婉儿越发对权利充满了渴求和欲望,但是武则天已经老了,她必须要寻找新的依仗。
因此她把目光投向了宫中的李显,在忠于李唐宗室大臣发动的神龙政变中里应外合,拥立唐中宗复位。
年迈的女皇在洛阳的上阳宫中孤独地逝世了,而上官婉儿选择了跟随韦后,被封二品昭容,九嫔第二位。这时候的她进入了鼎盛时期。
二起
晚唐诗人写诗赞她: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神龙元年,祖父被追赠为楚国公,父亲被追赠为天水郡公,连母亲郑氏也被封沛国夫人。可见她这时的权势之盛。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她的文采风流在当时备受推崇,曾建议设置昭文馆学士,广昭词学之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成为中宗时期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
传说其母郑氏怀孕时曾做过一个梦,有巨人赠秤与她说,持此称量天下士。果不其然。
清代文人赞她文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风。时人赞她绝丽,她的文采可见一斑。
然而上官婉儿自然不会满足于每日只与文人诗词唱和,中宗允她在宫外置宅居住,她在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经常与他们交接往来,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
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她还引荐武三思与韦后,并在诏令中崇武排李,这让太子李重俊非常懊恼。
景龙元年,太子李贤引兵杀武三思,并闯入府内准备杀掉上官婉儿,她跑到中宗和韦后处巧言令色说太子之意是先杀她再杀皇帝与皇后,韦后大怒,下令羽林军闭门自守,太子兵败被杀。
三落
也许是这一次太子的谋反让韦后和安乐公主再也不想等待下去,妄图做第二个武帝的韦后下毒杀害中宗后令上官婉儿起草稿令,但是这一次她站错队了。不久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唐隆之变,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这年她47岁。
玄宗令收其诗笔,撰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为之序。《旧唐书》
景云中,追复昭容,谥惠文。《新唐书》
上官婉儿死后,唐玄宗李隆基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全唐诗》中现存诗三十二首。
“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张说的序对婉儿极尽溢美之词。我们也许能从中窥见李隆基对上官婉儿的态度,虽是因为政治原因杀了她,但他对婉儿的文采功绩是持欣赏态度的。
上官婉儿一生争论颇多,后人多对其菲薄,批其淫媚。但当时人几乎没有她私通武三思、崔湜的记载,唯《景龙文馆记》中倒有一句“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且不论这通是私通还是往来的意思,但有一点当时的人对上官婉儿的评价比现在要高很多。
也许是后世人对女子鄙薄的态度让他们容不下这样的女子,便只能以污清明的方式来试图掩饰她的功绩。
但当我们试着去理解这个封建社会的罪婢出身的女子,为活着殚精竭虑,除了才华和容貌并无任何可以保护自己的依仗,那么她无论为活着做什么都可原谅,只是权势和利益最能腐化人,也最能毁灭人。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曹雪芹的这句批语是我私以为最适合上官婉儿的注脚。
当历史的尘埃覆盖过往事实,我们还能从中窥见那一缕芳魂的绝代风华也是一种幸事。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