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书摘(XI)
9.感悟与道理
反思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之一。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常说“光想是没用的”(“Ideas are cheap.”),因为反思的结果并不一定有价值,很可能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八千里。
并非只有科学家才要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也并非只有专家级的新闻工作者才要分清“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认识“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
“案例”往往来自别人的经历,“感悟”往往基于自己的经历。人们在分析自己的感悟时,更难排除“安慰剂效应”。“个体经验”往往存在着偏差。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险的,误己误人。
分清“道理”和“感悟”并不容易,虽然二者的区别简单明确:“道理”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很多“感悟”是有局限的,甚至可能是有很大误导性的。
10.克服恐惧
“道理都明白,可就做不到”也许是无数人在生命中无数次遭遇的尴尬。
日常生活中,那些原本是讨论者,后来却变成了为争而争的争辩者的人,常常并非故意。他们只是像醒过来的蛇展现出了难移的本性而已。
人性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如此“邪恶”(这里并非贬义,只表示负面),如此顽固,如此让我们无可奈何?答案很简单——恐惧。恐惧又会带来另一个更有杀伤力的品性——懦弱。
思考训练书籍里总是提到阻碍人们正确思考的诸多障碍,比如我的更好(Mine-is-better)、死要面子(Face-saving)、拒绝改变(Resistance to Change)、顺从多数(Conformity)、简单粗暴的分类(Stereotyping)、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以及恐惧带来的懦弱。
人们总是喜欢用善恶区分一切,但这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有意义的区分是“强”与“弱”。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善良,只不过是懦弱的表现。“强”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
有人说那些“赚了黑心钱”的人捐出大量金钱给慈善机构是伪善,我却宁愿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实际上也确实很“强”,于是他们有资本做出“伪善”的事情。
人类作为注定会老死的物种之一,天生就充满了恐惧。因为害怕自己的死亡,所以人们宁愿相信存在某个叫做天堂的地方;因为害怕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人们宁愿相信转世投胎、轮回再生;因为害怕强者无疆而又不能面对自己的懦弱与无能,所以人们宁愿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成功者害怕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于是在“分享”成功经验时着了魔一样地夸大自己遇到的各种障碍,同时却对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运气”绝口不提;碌碌无为者如饥似渴地享受成功者的“分享”,在听到成功者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九死一生的时候潜意识里暗暗欢喜——原来我没成功是有原因的啊!
很奇怪为什么《圣经》里反复提到“七宗罪”(贪婪、淫欲、饕餮、嫉妒、懒惰、傲慢、暴怒),却绝口不提人生最大的敌人“恐惧”,以及“恐惧”这个恶魔的小鬼“懦弱”?那根深蒂固的恐惧可是一切“恶”的根源,那懦弱才是“原罪”啊!后来明白了,宗教最需要的实际上是“恐惧”。为了让人们向往天堂,便设计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地狱。没有令人恐惧的地狱存在,天堂又如何令人向往?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事实上,“勇气需要培养”这句话里面的“培养”不如换成一个更朴素的词——积累。勇气与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得的。
一个人的强与弱,实际上就相当于他的勇气减去他的恐惧之后的分值——如果是正数,那么他是强的;如果是负数,那么他是弱的。所有人的起点都是负数。但凡人类,都要经过很多的挣扎才能使这个算式的结果变成正数。并且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惧。勇气可能等于零,恐惧却永远大于零。
摆脱“自以为是”陷阱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永远存在。现今的自然界中,绝少有动物以人为主食,但还是经常出现人被其他动物咬伤或吃掉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那些动物被惊着了、害怕了,才会主动出击。
同理,那些突然放弃讨论,转而“变”得不理性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在那一瞬间让恐惧占了上风,而勇气消耗殆尽。不要以为自己拥有无比的勇气,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恐惧,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的勇气不能抵御我们的恐惧。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别人的恐惧?
11.用有效语言提示作为辅助工具
思考和表达并不总是一前一后的。有些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因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这时语言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父亲常常帮助我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比如,有一次,他看到七八岁的我指责别人说脏话,就告诉我:“其实有时候有些话‘话糙理不糙’……其实不说脏话的人不一定不脏;偶尔说点脏话有助心理健康。”。
这些纠正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父亲禁止我在任何情况下说这样的句子:
……本来(原本)就是嘛!
这种句式在生活中只有一个用处——找(最后的)借口。
永远不要说“我认为……”!
(你的看法关我屁事?我要的是事实……)
在很多领域,有些“思维训练”其实只是需要更改语言习惯。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这些句式看起来简单,却往往能带来不同凡响的思考结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因为这些句式的运用而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巨大转变。
而另外一些句式,则要刻意回避。比如这句话: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当我们试图批判一个错误立场的时候,即便是在完全正确地批判的情况下,也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抵抗(往往来自那些不知其所以然的所谓“同情者”):“……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这样的“诘问”常常奏效,只不过奏效的方向并不是驳倒批评错误立场和观点的人,而是让发出这样诘问的人自己据谬而喜,让被批评的人错上加错(很多人分不清“自己的观点被批评”与“自己被批评”之间的重大差异),让更多不明就里的人受到更严重的误导。
没有什么立场和观点能像单细胞动物一样纯粹——每个立场和观点都是由许多其他的立场和观点构成的,或者是被许多其他的立场和观点影响的,就像“多细胞有机体”。哪怕由10000个对的立场和观点拼成的立场和观点,也不见得整体上是对的,更何况“确实有一点可取之处,但其他地方千疮百孔”的立场和观点呢?要是“……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可以成为我们必须拥护,或者不得反对某个立场或观点的可成立的理由,我们几乎就必须拥护所有立场、不得反对任何立场了。
再比如说,已经被废除的一夫多妻制就真的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吗?但是,就是因为一夫多妻制也有可取之处我们就要拥护它,就要退回去吗?
这个常见的句子还有一个变体:“我发现……还是很有一些道理的!”那不是废话吗?就算是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里也有很多相当有道理、甚至相当精辟的观点。但为什么全世界都要禁掉这本书呢?就算跳大神的也有可能说中那么一两次,但为什么我们一次都不能信呢?闭上眼睛蒙对一次一点也不难——即便是一只坏掉不走的表,一天之中起码还能对两次呢。
“我发现……还是很有一些道理的!”常常成为很多人把垃圾当宝贝的唯一理由。这道理尽管简单,但总是被很多人忽视,小则误导自己,大则误导别人,巨则误导至少一代人。
再看一个最浪费时间的,也因此必须回避的句型:“要是 ……就好了!”这个句型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无论如何,这种情绪都于事无补。
所以,当脑子里闪出类似“要是……就好了!”的念头时, 要马上提醒自己“停!这个念头最耽误事了!”或“停!这个念头最没用了!”
不妨想想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要是我不浪费那么多时间就好了!
可是,我们已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竟然还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