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背后有心酸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当年看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好像知道一点温柔富贵乡的意思了,通过唐伯虎和秋香,直观才子佳人是怎么一副模样,所以记住了唐伯虎,也对他的桃花庵歌背得滚瓜烂熟。
初读桃花庵歌,满目世外桃源,潇洒倜傥的风流才子,坐在自己的桃花庵前,清风徐来,桃花盛开,三两盏小酒下肚,快活如神仙。神仙的生活,太有杀伤力,何时能修练到唐寅的地步,也入虚无缥缈之境,一年复一年,直到老死花酒间?
历经一些世事,再回头去读桃花庵歌,竟又读出一些难堪的人生况味,敢情唐寅也是在无奈之下才退隐桃花庵,那种风花雪月有点装的意思,也不是他的全部生活。
唐寅字伯虎,苏州人,从小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是明朝的著名才子。他的诗词画作遗芳后世,如今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
唐伯虎虽少小成名,却在三十岁去京城争得官场名份时名落孙山,考试遭遇滑铁卢。原因是与他一起赶考的朋友,考试作弊,考官查了连带关系,发现唐寅考的好,也与作弊者的关系好,于是怀疑他们是一伙的,也就把他也关进了监狱,从此唐寅终身无法参加科举考试。
一直被捧的苏州才子,灰溜溜的回到家乡,想想他都没有办法让自己骄傲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身才气,一副好皮囊,饮酒出入青楼,成了他的生活日常。也得亏唐寅有才,靠着卖字卖画,手头也短不了钱花。
经历了人生的过山车,人生写满了不如意,然而在唐寅的诗里,却读不出落魄和穷酸,却是一副淡泊名利,看破红尘的潇洒,他那处没有几棵桃树,也许也没有几朵花的桃花庵,也成了唐寅的桃花源。“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来他整天醉熏熏的对酒当歌,根本没有什么烦恼。紧接着下一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用现在的话说,我只愿天天看着桃花,喝着美酒,可不希罕去官场,仰人鼻息。当个普通人多好啊,逍遥快活。可是唐寅之前不也是脑袋削个尖想走仕途,可惜官没当上,还落了个无妄之灾吗?最后还有这么一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告白,直觉是唐寅对自己的反讽。
唐寅五十四岁时因病去世,死前还留下这么一首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这首诗读起来入情入理,哪个人能够长生不老,死了去往地府也没有什么,只当是又去了一个地方而已。但结合唐寅的生平,细品这诗,是不是还有一点看淡生死,人间不值得的意思呢?
常看到一些人转发这样的文章,无非是如何淡泊名利,淡泊金钱,一切都是浮云之类。其实人到了任何年纪,都不能放弃成长,不能把无聊当作看破红尘的借口,在混混沌沌中自我麻醉。年轻时逃避竞争难以如意,年老了还为自己的不努力寻找高大上的理由,这是不是有点酸的味道?唐寅的诗美则美矣,但如何理解,确实还要过过脑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54881/c423ffa17415536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