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教学设计

2023-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天下果盒1234

一、导入

学生读“阅读提示”第二段第一句话:

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这句话中,你在预习中关注了吗?哪些你理解了,哪些你不理解呢?

由此引入“以散文的自由笔法”这一评价。

二、梳理题材,探“自由”

1.这篇散文,从题材上看,逐一写了哪些内容?

2.根据这些题材,你能梳理出作者的写作脉络吗?

预设:回想——联想——梦想

小结:选材自由,有线索、脉络。

三、梳理情感,探“自由”

这篇散文作者围绕灯笼抒写“回想——联想——梦想”,你能根据行文思路,说说依次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呢?哪些词句表现这一情感呢?

这些情感中,你认为作者突出的是哪种情感?为什么?

作者突出的情感,你觉得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小结:情感自由,有变化、主旨。

四、品味语言,探“自由”

作者表达主旨的这两段,你觉得语言“自由”吗?试试分析一下。

预设:

自由化用古诗词句、典故,语言典雅书面化;

短句、长句自由组合;

自由叙述,精妙议论,相得益彰。

文章中,你还能读出如此自由的语言特点吗?

预设:第2段、第4段

语言不拘一格,服务情感表达。

口语书面语相结合,典雅通俗

小结:语言自由,有特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