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No.34】姐妹,拼单吗?

2020-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不三言

前两天,一则“名媛拼单”的新闻传遍网络,评论大都是嗤之以鼻。

但我更多的是困惑,困惑于拼单的形式,也困惑于这么做的意义。

一。

爆出的聊天记录中,女孩们会拼单享受下午茶,会拼单前往丽思卡尔顿,甚至连二手丝袜也能拼单共享。

就事情严重程度来说,女孩儿一没偷,二没抢,实在没什么问题。

可用共享奢侈品来包装自己的做法,大抵也算不上“名媛”。

“用了奢侈品就成了名媛”,单就这一想法,是个明显的逻辑推论错误。

有的“名媛”可能会购买奢侈品,但并非所有买了奢侈品的都是“名媛”。

很多事情,不是穿上“包装”就能自欺欺人,就算“外包装”能瞒住对方,那么拆开包装后呢?

内里的存在是否也能担得起“名媛”二字?

定义中,所谓名媛,是指出身名门且有才有貌的女子。

她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会试图依附于另一半;

她们会使用奢侈品,但只为凸显自己的品味,并不为夸耀自己的财富,财富对他们来说是最低配置,她们会寻求其余的技能来展示自己,比如才华和勇气。

退一步来说,就算不是出身名门,名媛也定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无论遭遇如何她们都能为自己保留最后的体面;

对真正的名媛来说,所谓的高贵无关金钱,是扎根血肉的自我。

二。

关于“拼单新闻”,很多评论说:这些女孩儿是为了“嫁入豪门”。

许是前有郭天王和潘大帅的爱情故事,让女孩儿们有了追梦的动力。

为了追寻更好的另一半,花些心思来“包装”自己,这原本倒也没什么问题。

但灰姑娘的故事,只存在于童话,何况人灰姑娘也没想过要和两个姐姐拼单啊。

通过几十个人的拼单共享“奢侈品”,这已不能称为“包装”,而是“拼凑”。

且不说能不能通过这样低成本的投入吸引“天王”,就算找到了,说不定对方也是通过同样方式实现自我包装的“海王”。

毕竟目前看来,这种模式已经类似流水生产实现了产业化。

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奢侈品成了自我包装的利器。

不可否认,奢侈品傍身在一些场合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产生积极作用。

人们购买奢侈品往往也并非为了物品本身,而是奢侈品带来的附加价值:身价、品味、地位等等。

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升以及一些网红爆款的宣传,“品味、地位”已逐渐失去价值。

对于奢侈品傍身的人,往往“有钱”两个字就是总结。

留学期间,曾选修过一门“奢侈品市场趋势”。

记得当时教授说:不要试图用这些所谓的奢侈品去定位你自己,也不要用这些价格去压制别人,因为你能在市场上买到的都算不上真正的奢侈品。


写在最后:

这年头,前有人拼爹,后有人拼单。

拼爹就算了,好歹还是人家亲爹;可这拼单,再怎么也不会拼出个真名媛。

人生本就艰难,姐妹们,真实点不好吗?


- 文 | 不慌

- 来源 | 搜索公众号“不三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