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藝術生活家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3)——情绪篇:共情,轻松应对发脾气的熊孩子

2017-03-16  本文已影响1040人  李胜梅

文/李胜梅

图片来自网络

01

曾经在商场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儿童游玩区玩积木。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妈妈叫孩子回家吃饭。妈妈说:“宝贝,我们该回家吃饭了。” 孩子玩的正在兴头上,没听到,或是听到也不理,埋着头继续玩积木。妈妈提高分贝:“小虎,我们该回家吃饭了!”并开始拿走孩子手里的积木。孩子没有征兆的哇的一声哭了:“我不!我还要玩,还要玩!” 妈妈:“爸爸还在家等我们,下午再来玩吧。” 边说边开始拉孩子往外走。孩子哭声分贝提高:“我不,我不!我就是要玩!”并拿起玩具砸妈妈:“我讨厌你!” 妈妈愤怒升级,开始动手打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说了该回家吃饭了,叫你回,你还打人!太不像话了!” 这一幕颇具讽刺的意味,一个愤怒的妈妈自己一边打孩子,一边吼叫着指责孩子不该打人。最后,这位妈妈没有办法,强行地把孩子拖走了。这场战争两败俱伤。妈妈气急败坏,孩子哭闹不止。

这样的场景大家见的多了,做家长的我们可能也经历过不少。家家都有个天使,但是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再天使的孩子也有魔鬼的一面。

02

为什么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什么话也听不进去?我们自己发脾气的时候,也经常会口不择言?这里要和大家分享关于大脑的情绪密码。

在我们大脑中有一个叫杏仁核的结构,杏仁核是大脑前脑中一个大小形状都很像杏仁核一样的存在。杏仁核又经常被称为“动物脑”,是我们的情绪中心,在人出生不久就发育完全,所有人生来都有成熟的情绪,即使是婴儿,也有和大人相同的喜怒哀乐。随着慢慢长大,人会慢慢发展大脑皮层,尤其是前额叶皮质,掌管理智、控制、决策。前额叶皮质又被称为“理性脑”,统计上来说,前额叶皮质要到我们25岁左右才发育完全,也就是说,我们25岁的成人才具备完备的理性思考能力,才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即使我们的前额叶皮质发育完全了,我们在情绪爆发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情绪,也经常会失去理智,前额叶皮质会出现暂时的功能丧失状态。几岁的孩子、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理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更是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好了,我们现在理解了,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真的不是不想听你说话,而是没有能力去听。

当我们以一个生气的状态去应对孩子的时候,孩子往往行为会表现出对抗,情绪也会是生气,一秒化为熊孩子。这和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有关。镜像神经元(摘自百度百科):

脑中的神经元网络,一般相信是储存特定记忆的所在;而镜像神经元组则储存了特定行为模式的编码。这种特性不单让我们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执行基本的动作,同时也让我们在看到别人进行某种动作时,自身也能做出相同的动作。在猴子、人类的大脑中,都存在镜像神经元。不论是自己做出动作,还是看到别人做出同样的动作,镜像神经元都会被激活,也许这就是我们理解他人行为的基础。

在通过镜像神经元理解他人感情的过程中,观察者直接体验了这种感受,因为镜像机制使观察者产生了同样的情绪状态。当人经历某种情绪,或者看到别人表现出这种情绪时,他们脑岛中的镜像神经元都会活跃起来。换句话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历了同样的神经生理反应,从而启动了一种直接的体验式理解方式。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看到其他人打哈欠时,自己也会被感染,而当别人大笑时,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发出笑声。

这也是我们经常会看到无论亲子之间,还是伴侣之间经常会看到一起生气,愈演愈烈的情景。因为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情绪也同样是相互影响和传染的。就像我们听一个朋友描述一件悲伤的事情,我们也通常会湿了眼眶。可见,我们作为前额叶皮质已经发育完全的成年人,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于影响孩子是多么重要。要知道,你处理情绪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03

怎样应对发脾气的熊孩子?首先,让自己情绪平和下来。简•尼尔森说:“错误是成长的最好机会。”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们在育儿道路上需要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恰恰是因为孩子不完美,恰恰是因为孩子的“不会”,不会表达、不会专注、不会倾听等等,才给了我们培养他们的机会,培养他们学会表达、学会专注、学会倾听。你的孩子发脾气了?很好!这是一个教会孩子表达情绪,培养孩子情商的好机会!有了这样平和积极的心态,你不会再是一个焦虑、力不从心的家长。才能开始使用下面的方法。

在这一篇中,“共情三步法”教给大家: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处理原则是:纠正行为之前先连接感情。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第一二步都是在连接感情,第三步是在纠正行为,协商正确的处理方式。

图片来自网络

1)认可孩子的情绪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之所以用发脾气、打人、扔东西等等的方式。是因为他们在没有学会正确的表达情绪之前(值得我们每个家长注意的是,孩子是需要训练的),他们认为这样的方式是在和你做沟通。潜台词是:“我生气了,你看到了吗?” “我很难过,看见没?”

这时,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看见”并认可孩子的情绪,我们可以说出孩子的情绪:“妈妈看出来你很生气。” “你很难过,对吗?”如果孩子愿意的话,拥抱也会让孩子感觉好起来。拥抱一定要询问孩子的意见。很多孩子在情绪爆发的时候,是排斥拥抱的。“你看起来很伤心。愿意让妈妈抱抱吗?” “我看到你感到很难过,拥抱会让你感觉好一点吗?” 当孩子知道他的情绪被你看到了,被理解了。这样,孩子大脑中的的杏仁核可以得到安抚。

2)和孩子找出情绪产生的原因

和孩子找出情绪产生的原因可以帮助孩子去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理解他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尤其对于一两岁低龄的孩子,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他说出情绪产生的原因,这对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可以说:“你很生气,因为你还想继续玩玩具,是吗?” “你很难过,因为妈妈不让你吃冰激凌,对吗?” 他们这个时候会知道,哦,原来自己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开心了。

3)和孩子协商解决问题

前两步如果顺利,虽然皆大欢喜,但是别以为就成功了。很多时候,家长觉得把孩子哄得不哭了,自己轻松了,皆大欢喜。但是,下次孩子还是这样。到点叫回家的时候,还是要耍赖。感冒了,不让吃冰激凌的时候,还是要哭闹。因为没有做第三步:和孩子协商解决问题。一起协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这一步一定要在前两步已经成功,孩子情绪已经稳定的情况下去做。否则,就像前面我们所说,孩子杏仁核没有安抚下来,是没有能力听你的话的。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原则一定是相互尊重,这和我前几篇讲的和善而坚定是一致的。

方法我们可以用选择式提问,启发式提问,头脑风暴,选择轮,约定等等。

回到前面的案例,我们用共情三步法来看看。首先我们自己得情绪平和。熊孩子发脾气了,啊哈,这是一个培养孩子情商的好机会!不要错过,开始吧:

1)(认可情绪):“妈妈看出来你非常生气。抱抱可以让你感觉好一点吗?”

2)(说出情绪产生的原因)“妈妈理解,你很生气因为你还想继续玩玩具,对吗?”

3)(协商解决问题)

“这个玩具看起来确实很好玩,但我们现在要先回家吃饭了。你是想现在就回家,还是再玩三分钟再回家呢?”前半段是坚定:必须回家吃饭。后半段是和善:在有限范围内给予选择,孩子会觉得自己有选择的权利。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定时的权利,在1-10分钟之间选一个数字,自己定时,约定到时间就走。如果孩子都不选,提出你不能接受的方案,和善的告诉他:“这不是一个选项。”再重复你的选项。具体的协商方法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来选择。

04

教会孩子说情绪,而不是做情绪。行胜于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家长的“示范”。

在这里,我们不是说不要有情绪,不要生气。而是说要正确表达情绪。包括我们自己也是一样,难免有各种情绪:愤怒,伤心,失望等等。有这些情绪的时候,也可以如实的表达出来,即使这个情绪是因为孩子引起的。一种简单易用的表达方式是“我信息”:我感觉...因为...我希望。比如,“妈妈感到很生气,因为水全被洒到地上了,我希望你有办法能够打扫干净。”

无论在亲子沟通还是个人成长中,情绪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先处理好了情绪,才能处理好事情。之后,在情绪篇还会跟大家分享更多的情绪管理方法。


回归初心,回归那份爱与尊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