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07915953c成长励志我的大学

“你们做公号的人,心可真够狠呀!”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40人  奶猫妹

互联网有个热词,叫“微商式新媒体人”。

统指那些经常发朋友圈,转发各种文章,连微商看了都忍不住拉黑的人。

除了朋友圈,微商新媒体人还经常活跃在各个微信群里——俗称水群。

或是为了收集各类写作素材;或是为了在群里找到种子用户,拉人头;或者单纯想给公号涨个阅读、粉丝。

总之,他们应接不暇群里奔波着。累且快乐着,毕竟一切为了KPI。

如果没有群主的群规坐镇,他们恨不得一天24小时,不间断群发各种文章到群里,霸屏才是唯一目的。

当数据成为衡量公号的唯一标准,只要逮住某个话题,就会不自觉地往微信群里丢链接。

可悲可叹!

关注我的粉丝里,有不少做公号的。

有人很直接,脸不红心不跳地问我:“奶猫,我能在你群里发个公号名片,涨点粉丝吗?”

被我拒绝后,有的人会聪明地在大家聊到某个自己写过的话题时,飞速甩自己文章的链接,美其名曰:“交流交流,这话题我也写过呢。”

最让人讨厌的,莫过于直接丢个链接就跑,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没人看到。

作为群主的我,专门设置了机器人踢人,无论是谁发了链接(除了过稿文章),都会被踢出群聊。

“你也是做公号的人,怎么这么狠心呢?”看到这条抱怨时,我觉得搞笑又可悲。

暂时的溺爱,只会不断让人膨胀,麻痹自己;而严苛的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走得更远总得抛弃不合理的包袱。

其实,你们为公号吃的苦,受的累,我全部都经历过。

我刚做公号时,没有任何资源,没有任何人提点,就是埋头苦干。

混群、爆粉、互关......你们想到的涨粉方式,我基本尝试了个遍。

说实话,微信衍生的社群、公号都一如它本身一般,封闭稳定。

如果,无法打开外部的渠道,哪怕你加够5000人,也无法成长。

没有引流渠道,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而迫使我真正快速成长的——就是你看不起的微信群规。

那些高质量的社群,无一例外,都不能分享链接乃至私加好友,听起来是不是很残酷?

谁说不是呢?

规则之内,守好本分;规则之外,才是需要开拓的疆土。

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告诉公号新人,不要发链接,不要发链接,不要发链接。

越是强调,越是有人反抗。

眼见着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好心提点一番,却落得“你也不是好东西”的下场。

焦虑,是时代的通病。

记得有个刚开公号的粉丝,经常跟我抱怨“公号怎么这么难做,你帮帮我呗”。

耐心安慰对方之余,也鼓励他“慢慢来,不着急”。

万事开头难,有的人还没开始就幻想自己不行了。

心急之余,他买了500粉丝,还特别得意地告诉我,“今天涨粉好多了”。

发现被骗之后的他,又缠着我说要注销公号,要进我粉丝群学习。

本着“谁也不容易的心态”,把人拉进了群里。

可他一进群,就开始诱导群友加他微信,说有资料可以送,这点小把戏,被我看得一清二楚,我并未阻拦。

很快,粉丝就来举报他纯粹是为了吸粉,说要给他公号拉人头,才给资料。

踢人,是最好的警告。不然大家都有样学样,群也就荒废成广告群了。

我的的确确这么做了,可他不依不饶,骂“我特别装,明明有涨粉渠道,却不帮他”。

我不再理他,他只能作罢。

闲来无事,前几日又检测了微信的僵尸粉,发现很多人拉黑删除我了,包括他。

更有意思的是拉黑我的,好几个是抄袭过我文章的。

有的人哪有什么羞耻心,自己做贼,自己轻贱,还怪别人不懂得宽容。

每个让人艳羡的大神,都是从默默无闻的小白开始写起的。

上周,有个小粉丝的公号被误封了,500多粉丝。

一得知此消息,我立刻联系她,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篇影评投稿文,几张带着水印的照片,以及些许的负能量,并不足以永久封号。

“你申诉解封吧”,于是,我陪着她一点点分析可能触碰的底线,一步步破解。

她很聪明,在我的建议下,把申诉理由做出长图,每一个可能封号的点,都写了充分的理由辩驳。

好在,“苦心人,天不负”,微乎其微的解封率,还真让我们遇上了。

关注我公号的粉丝,很多都在默默耕耘自己的公号,写着喜欢的文章。

可我唯独对这个姑娘印象很深,因为她不势力。

我跟她的简书、知乎都是互关的,她也经常给我点赞。我能在紧急关头,无私帮助她也是有原因的。

时常遇到刚开公号的人,要来转载文章,趾高气昂地告诉我:“文章给我双开,不然粉丝都跑你那里了”。

好心一问才知道,粉丝才十几个。

且不说,哪怕十几个粉丝都被我“勾”走了,对我阅读的增长也微乎其微。

一个人能力,决定着努力的下限,而人品,能拔高努力的上限。

做公号的方式千千万万,涨粉的渠道五花八门,最低级的就是在别人的粉丝群里拉人头。

一旦被打上低级的标签,想再撕掉就难了。

切记:不管多心急,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羽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