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读书

霜降 | 阳气潜降末班车

2021-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少阳手记

霜降习俗

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

此时,正是柿子的最佳成熟期,甜美多汁,味道诱人。

因为“柿”和“事”谐音,人们喜欢把吉祥喜庆的美好愿望赋予其中,例如“柿柿平安”、“柿柿如意”、“柿柿顺心”等等。

而且正值秋燥,柿子能清热解毒、生津润肺、润肠通便,同时还有祛痰镇咳的功效,是非常适合秋天吃的水果。

所以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既能填饱肚子,又图了个吉利。

柿子虽好吃,但属阴性水果,性寒凉,所以不能吃多。

霜降气候

霜降,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第一次出现“霜”这种现象。

冻则有霜,习惯称为霜冻。 

霜冻,就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可见霜冻是无情残酷的。

其实这是误解,事实上并非如此。无情的是“冻”,而并非是“霜”。

一些耐寒的蔬菜经过霜打后,长势更好,变得非常美味。

因此,有“霜打蔬菜分外甜”的说法。

霜打后的蔬菜变得更甜更好吃,是因为它们启动了“防冻保护机制”。

被霜打后,蔬菜中的淀粉会经水解作用最终变成葡萄糖,细胞液中有了糖分,就能够提高抗冻性,而它们的鲜美度也会上好几个台阶。

所以蔬菜变甜,是植物抵御寒冷越冬的办法。

那么对应于人体自身,也会有相应的措施,那就是“阳气归根”。

霜降,是阳气潜降的最后高峰期,借天势将阳气能量潜藏于体内的最好时机。

民间有谚云:“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这里的补,其实就是借天势将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体内。

身体潜藏起来的阳气,是用来滋养五脏六腑的,不能肆意挥霍。

所以,起居、情志、运动,都要顺应“秋收”的原则。

霜降饮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霜降是秋冬交替时节,更应注意保养体内阴气。

最伤阴血的就是“熬夜”。

熬夜极伤肝血,导致肝血不足。

肝血不足,夜里就更难入睡了,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还容易引起一系列后遗症,比如脾气急躁、面色无华,两目干涩,女性经量少,闭经等等。

如果伤了肝血,下面这道 “黄精瘦肉汤” 帮到你。

【材料】瘦肉100克,黄精15克,黄芪10克,枸杞子5克,山茱萸5克,姜3片。

【做法】瘦肉洗净切小块;将所有食材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煲开后转小火,煲约1.5小时左右即可,加盐调味。

古人云:“延年却病,莫若黄精。”

黄精味甘,性微温,为延年益寿之品,古人认为其药物价值比鹿茸高。

黄精配上黄芪、枸杞子、山茱萸,更能增加益气养血的功效,所以这个汤是秋季进补的佳品。

【功效】滋肝补肾,益气养血。

养生事项

霜降是秋冬转换的最后15天,四季转换前18天是土季。

在每个季节结束前18天,是由脾来负责季节的转换。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要好好保护脾胃,不吃冰饮冷食,还要注意藏精藏阳气。

防止阳气外泄,关键就是要增衣戒寒、避风保暖。

因为霜降开始,这风雨便变得不喜人了。

风是寒风,雨是冷雨。

清入骨,透心凉。

这风是否也觉得冷了,也想钻入怀中取暖?

不过该冷的时候冷,也最是适合阳气潜藏的时候。

霜降最后这阳气潜降的末班车,你搭上了吗?

                                                                                    大家在霜降都有哪些习俗和养生方式?

                                                                                                          ·欢迎在下方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